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小枝幼时微被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冬芽无毛;叶为椭圆形或倒卵形,有锯齿;花簇生,萼片为卵形,两面被柔毛,花瓣为白色,有时带绿色;果实长圆形,熟时红、紫、绿或白色。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范围
欧洲李及其相关栽培品种现广泛栽培于全球温带地区,主要栽培于欧洲中部、南部、东南部,及非洲的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美等。其栽培品种于1855年左右传入中国,山东烟台最先栽培,后又在河北的昌黎至北戴河一带栽培,现于新疆特别是喀什地区广泛种植,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藏、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植物学史
欧洲李原产西亚和欧洲,由于长期栽培,品种甚多。欧洲李很早就从其原产地传入且在欧洲中南部、西部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大面积种植,后由传教者和早期移民在17世纪把它们带到了美国,其栽培品种最早于1855年左右传入中国,因引自欧洲而得名欧洲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引种欧洲李的工作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区),引入品种多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捷克等国。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6-15米,树冠宽卵形,树干深褐灰色,开裂,枝条无刺或稍有刺;老枝红褐色,无毛,皮起伏不平,当年生小枝淡红色或灰绿色,有纵棱条,幼时微被短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短渐尖,基部楔形,偶有宽楔形,边缘有稀疏圆钝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在脉上散生柔毛,下面淡绿色,被柔毛,边有睫毛,侧脉5-9对,向顶端呈弧形弯曲,而不达边缘;叶柄长1-2厘米,密被柔毛,通常在叶片基部边缘两侧各有一个腺体;托叶线形,先端渐尖,幼时边缘常有腺,早落。
花1-3朵,簇生于短枝顶端;花梗长1-1.2厘米,无毛或具短柔毛;花直径1-1.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卵形,萼筒和萼片内外两面均被短柔毛;花瓣白色,有时带绿晕。核果通常卵球形到长圆形,稀近球形,直径1-2.5厘米,通常有明显侧沟,红色、紫色、绿色、黄色、常被蓝色果粉,果肉离核或粘核;核广椭圆形,顶端有尖头,表面平滑,起伏不平或稍有蜂窝状隆起;果梗长约1.2厘米,无毛。花期5月,果期9月。染色体2n=6x=48。
生活环境
欧洲李根系较浅,不耐干旱,宜栽于地下水不深的肥沃土壤中,我国引种主要栽种于北方地区。欧洲李适生年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分别为>9、≤-22、≤-28、42℃,无霜期180天以上。欧洲李忌渍水,园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位<1米、土壤pH值7.0-8.5、根系层(深度10厘米)总含盐量<0.35%的中壤土、轻壤土、砂壤土和砂土等。
生长习性
欧洲李通常花期5月,果期9月,栽培品种中早熟的6月即可上市,晚熟的大部分在9~11月成熟。
繁殖方法
欧洲李的繁殖方式包括
种子繁殖、嫁接繁殖和
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种子选健壮树上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后洗净、晾干,于入冬后11月进行沙藏处理,种子采收后按1:3种沙比例混合堆放在-2至-1℃条件下贮藏180天左右即行春播。于4月底至5月初开沟点播,土壤墒情不足时要灌水,行距40厘米,种子间距5厘米,覆土厚4厘米,播后镇压种行,覆盖地膜。每667平方米播种量50-60千克,产苗2万株。幼苗出土后及时灌水,10-15天灌水1次,随着苗木长大可适当延长灌水时间。生长旺期则加大水肥用量,在苗行内开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千克,施肥后盖土随即浇水。生长后期要停止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嫁接繁殖
芽接:6-8月底前进行,砧木为1-2年生山杏、榆叶梅或本砧。在距地面6-8厘米处开丁字形口,削取盾牌形芽片,长1.5厘米,宽0.3-0.5厘米,将芽片插入韧皮层与木质部之间,露出叶柄,用塑料薄膜绑紧,立即灌水一次。嫁接10-15天后接芽愈合,此时可进行检查,对未成活芽可进行补接。嫁接口待翌年开春时进行解绑剪砧。
枝接: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选择健壮饱满1年生枝,切削接穗8-10厘米,有3个以上饱满芽,削面平滑不起毛,保护接穗不失水份。绑好接穗后套塑料袋保湿,20天后检查是否成活,已成活枝可逐渐敞开塑料袋。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欧洲李品种很多, 目前南疆主栽品种应选理查德早生、法国西梅、女神、早生月光、大玫瑰等。欧洲李自花授粉, 坐果率高, 花期抗低温、晚霜及沙尘危害能力强, 可采用单一品种建园;采取多品种配置方式, 异花授粉可提高产量, 不同花期品种, 可提高抵御花期倒春寒及沙尘危害风险的能力。
建园与栽培
欧洲李栽培地区需满足年均气温 9℃以上, 在南疆用毛桃做砧木, 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 22℃; 使用杏和本砧做砧木, 年最低气温不低于- 28℃, 绝对最高气温 42℃; 无霜期 180 天以上。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 地下水位 1m 以下,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轻壤土、沙壤土和沙土。土壤 PH 值 7~8.5, 根系层(深度 10~60cm)总含盐量 0.35%以下。采取建园式栽植, 株行距一般为 3×4m、3×5m 或 4×6m, 定植密度56株/667m2或28株/667m2,行向以南北方向为宜。实行春季栽植, 通常在3月中、下旬造林, 下潮盐碱地土壤升温慢, 可在3月下旬造林。采取沟植沟灌, 沟上口宽1m, 底宽0.8m, 深0.3m。沟内挖定植穴, 穴直径 0.8m, 深 0.6m, 每穴可施 10~30kg 腐熟农家肥或埋土时拌入绿肥、稻壳、甘草渣。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定植。栽后及时浇水, 1周后树穴培土, 并扶正苗木。
水肥管理
欧洲李树定植后树盘可覆膜或覆草, 起到保墒、压碱的作用, 幼树期行间可间作矮杆作物。生长季节灌水后及时松土除草。
在果实采收后施基肥, 幼树施基肥10kg/株, 盛果期50kg/株。基肥一般采用沟施, 沟深 40cm、宽 30cm。沿树冠外围投影处开环状施肥沟, 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 并及时填平。或在树冠外围两侧(东西或南北)挖施肥沟, 东西南北隔年轮换施肥。一年可追肥 2 次, 分别在花前(3月中下旬)和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始期 (6月中旬)。幼树每次每株施 100~200g, 盛果期每次每株施 400g, 化肥 N: P: K 的比例是2:1:2。追肥可采用沟施在树冠投影下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挖深15cm、宽30cm 的追肥浅沟, 施肥后, 及时回填土。
一般应在萌芽前(3月中下旬)、果实发育(5月上旬)、花芽分化始期(6月中旬)、果实成熟前硬核期(7月中旬)、果实采收后(8 月中旬)和土壤封冻前(11月初)灌水, 灌溉定额 400~600m3 /667m2。在农区外围荒漠边缘建园, 如有条件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 根据土壤状况及蒸发量, 灌溉周期 4~7 天, 每次灌水量以渗透到土壤50~60cm 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
花果管理
定植次年6月中旬,待新梢长至70-80厘米时喷布1次
PBO等果树促控剂,间隔15-20天再喷1次,以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分化。防止晚霜危害,花期气温降到 3℃以下时点燃堆草或烟雾剂, 不少于5堆 /667m2均匀分布在园内。开花前喷施500倍青鲜素水溶液, 以延迟花期, 抵御晚霜低温危害。采用果园放蜂, 可提高坐果率、提高产量, 一般放蜂1箱/667m2。花谢后15天,幼果长至蚕豆粒大小时进行第1次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型果、过密果,每5-6厘米留1个果;硬核期以前进行第2次疏果,间隔8-10厘米留1个果,使果实均匀分布。
整形修剪
欧洲李树萌芽力、成枝力强,干性弱,枝条密集,注意打开内膛, 开张角度通风透光, 回缩或疏除衰弱果枝, 及时更新复壮。修剪分冬剪和夏剪两个时期进行, 以冬剪为主, 一般在2月初, 夏剪在5~7月进行。冬季修剪主要采取打开内膛, 调节枝组合理间距, 疏除背上枝、干枯枝、病虫枝、过密枝, 短截壮枝, 回缩衰弱多年生结果枝组, 甩放中庸枝, 顶端竞争枝去强留弱, 延长枝适度短截。夏季修剪,主要采用撑拉开张主枝角度, 摘心、扭梢、拿枝、疏除徒长枝和除萌的方法。
病虫防治
在南疆主要种植区,主要虫害有蚧壳虫和杏仁蜂等,尤其以杏仁蜂的危害较重。
瘤大球坚蚧是南疆欧洲李上的主要害虫。以刺吸式口器插入嫩梢、枝条、主干、甚至叶片和果实内,吸取植物汁液,引起组织木质化和导管衰亡,轻则抑制植株生长,引起落叶,重则枝梢干枯或全株枯死。受害未死植株,虽可勉强形成花芽,但次年结果大为减少,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瘤大球坚蚧若虫游离活动期可喷洒99%绿颖乳油 或99.1%敌死虫乳油150~200倍液,若虫口密度较大,危害重,可喷洒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迅速降低蚧类害虫密度。在果品 开始采摘前20天要停止用药,确保果品的质量安全。
杏仁蜂属广肩小蜂科,体长仅6 mm 左右,是南疆欧洲李果仁的专食性害虫。成虫将产卵器外鞘刺入幼果的种皮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啮食果仁,一般被蛀食的幼果提前着色并脱落。防治方法:清除落果,集中销毁。落花后向树上喷20%速灭杀 丁乳油或20%中西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消灭成虫,防止产卵。在果品开始采摘前20天停止用药,确保果品的质量安全。
主要品种
为加快我国李生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很多单位都在不断进行欧洲李的引种栽培工作,引种工作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区),引进的欧洲李多数由美国育成,并为欧、美、大洋洲各国当前栽培或推广的良种。
1994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陶荣宗引入品种女神;甘肃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于1998年引入苏格、女神、斯坦雷3个品种,在天水表现良好,具有树体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无原生病虫害等特点,适于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山区栽植发展;刘新社和潘自舒于2002年引入晚黑、尤萨、蓝蜜、大玫瑰、法兰西5个欧洲李品种在河南商丘进行栽培试验,认为晚黑、尤萨、兰蜜、大玫瑰4个欧洲李品种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商丘市栽培;陕西渭北引种栽培甜欧洲李,确认其含糖量高、抗风性强、对细菌性穿孔病抗性较强,优质高产、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山东胶东地区从欧洲及北美引种法兰西、卯爷、大总统和斯坦雷,其中法兰西、卯爷抗寒力突出;新疆和硕县根据欧洲李在和硕、轮台等地的试种结果,认为欧洲李在和硕种植发展是可行的,将其确定为和硕重点产业。目前,和硕县已经种植欧洲李1.8万亩,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特色兴县的一大产业。
主要价值
欧洲李果实芳香甜美,肉质柔韧,纤维细少,果核小,口感清甜,果香浓郁,营养丰富,消费者接受度高。此外,由于欧洲李含水量高,采后易发生腐败变质,不耐贮藏。因此,其果实成熟后除了鲜食外,还会被加工制作成果脯、果汁、果酱、果酒等产品。
欧洲李营养丰富,富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多酚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且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结肠癌、促进骨骼生长、缓解便秘等生物活性功能,被称为“奇迹水果”“功能水果”“第三代功能性水果”。随着欧洲李在我国种植范围的扩大,欧洲李在食品、药用、保健和美容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欧洲李果实、树皮、花卉和种子已被用于生产治疗发烧、咳嗽、肠道问题、疟疾或皮肤刺激的传统药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