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墩
位于江苏无锡古运河与梁溪河的交汇处
西水墩,旧称窑墩,位于江苏无锡古运河与梁溪河的交汇处,四面临水,形如岛屿。当地居民称西水墩为“西墩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此树碑勒石,题书“无锡第一所工人夜校旧址”。 1998年,整修大殿、二殿、戏台,扩建900平方米房舍,设无锡市群艺馆,建成西水墩公园。
历史
西水墩,旧称窑墩,原为侍御吕公卤别业,其子少卿元夫增润之。后属秦家,秦金在墩上建有别墅,当时他晋封为太子太保,故又名“太保墩”。实际上是秦金的一品夫人钮氏礼佛静修之处,建有宝珠庵,佛堂供关帝像。后改建成水仙庙。
1925年4月,中共早期党员周启邦(又名周愚人)由上级组织从上海派来在西水墩上开办无锡第一所工人夜校。后任无锡总工会委员长的秦起和秦邦宪的妻子刘群先等一批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都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无锡第一任支部书记孙治方说过:“西水墩工作夜校是无锡工人运动的摇篮”。上世纪90年代初,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此树碑勒石,题书“无锡第一所工人夜校旧址”。
建筑
明朝嘉靖三十年(1553),无锡知县王其勤率无锡人民筑城抗倭。次年倭至,“邑土张守经等倾资募勇,号义兵。五月八日,自水西门出兵,守经执戈前驱,战于西定桥。一枪手素骁勇,连站四倭,旋中贼刀,军遂北。战死者何五路等36人,守经从子鸾与焉……”。邑人于西水墩立庙奉祀,万历间并入惠山松滋王公祠奉祀。明末邑人蔡其能捐资在墩上改建刘侯庙,祀明无锡知县刘五刘五续,四川万县人,于明天启元年至四年(1621-1624)在无锡任知县。在任期间,为太湖渔民伸冤,体察百姓疾苦,特别是治理无锡西北隅芙蓉圩水患,为时3年,使天授、青城、万安三乡旱涝保收。由于工程中动用了库银,以致倾家荡产,并遭不白之冤,遭贬官调动,无锡人民缅怀他的功绩,立庙祀之。西水仙庙由此而得名。
修缮
清末,有儒商渔民捐资修葺西水墩,颇具规模。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4666平方米。修建后的水仙庙庙宇巍峨,有头门、正殿、二殿、寝室、仪门、牌坊等,二殿有戏台, 戏台分为里外两部分,以此纪念抗倭领袖王其勤和率民治水的刘五纬。 广场可容纳六、七百人,每逢农历六月十一日刘五纬诞辰,便有庙会演戏,渔民进香,热闹非常。为了利用庙会为当地老百姓造福,当时掌管庙产的无锡米行业决定将西水仙庙的一半用来办学校。学校在墩的北半边,南半边还是庙堂。学校很漂亮,大门前的一片空场,学校当操场用。后面还有花园,园中心有一个太湖石砌成的荷花池,小巧玲珑。里面的石亭、梧桐等均为园中旧物。这就是“培西小学”,解放后改名为“西水墩小学”。 1998年,整修大殿、二殿、戏台,扩建900平方米房舍,设无锡市群艺馆,建成西水墩公园。200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一千三百余万元,迁出民居,整修戏楼、工字殿等古建筑,并冠名文化公园。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1 19:15
目录
概述
历史
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