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隶属河南省
驻马店市,地处
河南省中南部。南距武汉300公里,北距
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
107国道纵贯全境。2023年,全县行政区划分为3个街道办事处、8镇8乡和老王坡管理委员会。位于北纬33°10’-33°32’,东经113°36’-114°13’。县境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平县常住人口为647311人。
历史沿革
西平在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形成部落。
西周时,西平为柏皇氏后裔封地。
春秋时,古帝
柏皇氏后裔的封地
柏子国,故址在今柏亭及舞钢市部分地区。
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
柏国为楚国所并。《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战国时期属韩国。
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西平县(今县吕店乡),属汝南郡。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封
于定国为西平侯。新莽改西平为新亭。
东汉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建初七年(公元82年),置西平国。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仍为西平县。
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在西平、上蔡之间置定颖县,历经魏、晋,至南朝刘宋废。
三国属魏豫州汝南郡。
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归属后赵,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属前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属前秦,前秦亡后归东晋。南北朝时,初属南朝刘宋,后属北魏,改置为襄城郡,郡治在今县城西22.5公里师灵。北魏献文帝天安年间(公元466~467年),分西平县置武阳县。北齐改置为文成郡,属豫州汝南郡。北周因之。
隋属汝南郡。开皇初废文成郡,大业末县废。
唐属河南道豫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西平县,属道州(今漯河市郾城区)。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并入郾城县,属豫州。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分郾城县复置西平县,不久又废。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再置西平县,治所移今址,属仙州(今叶县)。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仙州废,改属豫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豫州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汝南郡为豫州。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属蔡州,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属殷州(今漯河市郾城区)。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殷州废,仍属蔡州。
五代时属河南彰义军蔡州。
宋属京西北路蔡州汝南郡淮康军。
金属南京路蔡州防御使。太和八年(1208年)升蔡州为镇安军。
元属汴京路蔡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为汝宁府。
明属河南布政司汝宁府。
清属汝宁府,隶南汝光兵备道(光绪末年改为南汝光淅兵备道)。
民国初,属汝宁府,民国三年(1914年)8月,府废,改属河南
汝阳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属河南省行政第八区,直至西平解放。1948年8月,中共西平县委和县民主县政府成立。1949年3月,属确山专区。8月,确山专署迁驻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
1965年7月,属驻马店专区。
1970年,属驻马店地区。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貌境域
西平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浅山丘陵区属
伏牛山余脉,面积9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有大小山峰10余座,最高海拔553米;中部、南部有缓岗,面积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东部平原面积933.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65%。
气候
西平县地处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2157.2小时,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21天,降雨量852mm,春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2.3米/秒。
水文
境内河流属
淮河流域的洪、汝水系,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9条,其中洪河、柳堰河、淤泥河为本县3条主要河流。
人口
根据第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67214人,其中:
柏城镇53892人、五沟营镇 40137人、权寨镇 34083人、师灵镇 39195人、出山镇 24477人、环城乡 57816人、重渠乡 39182人、盆尧镇 62075人、人和乡 40564人、宋集乡 37640人、谭店乡 47622人、吕店乡 38521人、酒店乡 15783人、芦庙乡 41534人、杨庄乡 34554人、专探乡 53627人、二郎乡 49380人、蔡寨回族乡 14384人、焦庄乡 32494人、老王坡农场虚拟乡 10254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平县常住人口647311人,其中:柏城街道158709人、柏亭街道47360人、柏苑街道29984人、五沟营镇27422人、权寨镇24276人、师灵镇26586人、出山镇 26091人、盆尧镇39924人、嫘祖镇25256人、宋集镇22604人、二郎镇 30889人、重渠乡 23107人、人和乡31565人、谭店乡24275人、芦庙乡23483人、杨庄乡19171人、专探乡 30077人、蔡寨回族乡 9044人、焦庄乡 20291人、老王坡农场7197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80.2亿元,同比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73.5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5.6亿元,增长11.3%;各项贷款余额245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1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7元,增长6.1%。
第一产业
2023年,耕地面积达到114.8万亩,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968.9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被认定为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和肉羊大县培育县。大力发展
鲈鱼养殖,全县拥有规模水产养殖企业30余家。
第二产业
2023年,汇金纺织科技、德沃纺织科技、中哲服饰、京嵘科技等企业入驻智尚工园二期,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达6.9亿元、增速19.5%;建成豫南畜牧机械检测检验中心,依托金凤牧业、万华畜牧等企业,打造成为全国较大的畜禽养殖设备生产基地,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20.8亿元,增速29.8%;分档建立预制菜企业培育库,加强预制菜小微企业培育扶持,重点支持今三麦、启明肉食、长隆食品等企业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产业年产值29.9亿元;新型包装产业园入驻企业50余家,年产值达30亿元。新入库工业企业9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23家。
第三产业
2023年,有序开展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建设行动,完成2022—2025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6个,完成率67%。全年外贸进出口完成1.2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404家、市场主体存量达4.9万家。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完善物流运输和电商服务体系,全县线上活跃店铺1082家,网络零售额15.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鱼护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占全国90%以上。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活力,发放爱心消费券881.7万元,带动居民消费1300万元。
交通运输
北距
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南距武汉30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半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
107国道、京广高速铁路纵贯全境,省道高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新建了西酒公路、东西环公路等一批县乡公路,完成了“村村通”工程140公里,全县8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县乡公交、城镇出租车业发展迅速,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居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政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曹亚红
县政协主席:张新
县委常委:吴振国、曹亚红、赵海波、李勇、邓昭、杜焕阳、董海建、侯华灵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宇、于宏伟、王小杰、李婕
副县长:邓昭、董海建、侯华灵、李新、丁中华、耿扬、刘旭辉、周文伟
县政协副主席:吕新敏、陈一、刘哲、王怀臣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设立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小幼儿园45所,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98%。西平高中、杨庄高中荣获全市高考质量提升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文化
2023年,棠河酒产业文化园创成3A级景区;出山镇牛昌村、老王坡顾庙村成功入围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出山镇、焦庄高庙村成功创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示范村。持续推进文化惠民,举办新春嫘祖庙会、海棠文化旅游宣传月、送戏下乡等活动800余场,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癸卯年嫘祖拜祖大典,承办第九届“天中最美母亲”颁奖典礼,嫘祖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广播电视
2013年城区有线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收视频道达120套,正逐步向乡镇地区改造升级。
医疗
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域就诊率达到91%以上。洛阳正骨医院、省妇幼保健院西平分院挂牌成立,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甲,县人民医院医技楼投入使用,建成“临床服务三大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加快建设,6个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9个乡镇卫生院被评定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省级达标单位,创建省、市级示范中医馆13家,创建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市级卫生单位80个、省市级健康单位45个,提前完成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任务,成功创建省级地方病防控规范化县,健康驻马店行动年度考评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保障
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保险提标扩面,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588万元、特困人员救助金4030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70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62万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51户,做到了应救尽救、应帮尽帮。
城镇建设
2023年,南水北调供水厂及其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厂区主体全部完工,健康的丹江水已陆续向市民供应。完成仙女河和幸福渠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幸福渠子项目河道建设,城区新建雨污分流工程污水管网5600米、污水提升泵站2座,城市内涝问题有效缓解。打通城区断头路2条,许信高速西平段全线通车。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项目19个、惠及群众1516户。“保交楼”工作扎实推进,73个问题楼盘项目均已认定化解,17个非专项借款保交楼项目均复工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县创建各类文明村镇187个、文明单位109个、文明家庭1300户、各级好人70名,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观摩交流会在西平县召开,被定为中国品质县城、全省第一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先行县。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据传西平是
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乡。嫘祖是
西陵氏的女儿,西平原有西陵亭,即西陵氏所居。因为“西陵于夷”故名西平。
饮食
小吃类:热豆腐、咸豆腐脑、
热干面、凉皮,米皮,米线、凉粉;
面食类:粉浆面条、芝麻叶面条、捞面条、牛肉饸饹面、
河南卤面、河南拉面、
河南烩面、烙菜馍、烙馍、发面饼、芝麻焦馍、磨糊、
卤面条;
肉食类:烧鸡、板鸭、卤牛肉、卤兔肉、卤狗肉、卤羊蹄 ;
地方名吃:东关豆腐脑、罐饺子、蔡寨红焖狗肉、南关馓子、羊肉汤、北关罐饺子、羊肉汤、粉浆面条、咸豆腐脑。
民间艺术
铜器表演是流传于西平、遂平、
郏县等中原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西平方言称“打铜器”,以响铜制作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2007年,西平
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西平大铜器乐队代表河南省获得最高奖金穗奖。
2023年“春雨工程”边疆行——西平大铜器非遗展演展示交流活动走进新疆。
大型现代戏、豫剧《金凤归来》荣获第九届黄河戏剧节·最佳剧目、第十五届河南文华大奖、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被拍成戏剧电影。
风景名胜
西平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
东周灰坑遗址、战国冶铁遗址、宋代
宝严寺塔、棠溪源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棠溪源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南42公里处,总面积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以上。分为棠溪峡、棠溪湖、蜘蛛山、跑马岭4个游览区,集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深沉的炎黄文化于一体,是祖之源、剑之源、水之源。
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城西南38公里处有酒店冶铁遗址,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重地。其重要文物冶铁炉被当代权威冶金专家誉为“天下第一炉”。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
著名人物
史载人物:嫘祖、
韩非子、
郅恽、
郅寿、
李咸、和洽、
和峤获得荣誉
先后被定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
2002年,被省政府定为对外开放重点县。
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先进县。
2005年,被定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是全国首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县;
2006年,被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2007年11月,授予“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称号。
2009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2018年9月,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被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服装制造名城”荣誉称号。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1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7月4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1月,被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2年4月,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94名。
2022年7月,河南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
2022年7月,河南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首批示范县。
2022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浩欣种养殖)。
2023年2月,入选全国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17日,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示拟命名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23年10月,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