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蔡氏学派是南宋时福建建阳人蔡元定所创立的学派。蔡元定,人称“西山先生”,故称其所创学派为“西山学派”或“西山蔡氏学派”。西山蔡氏学派学综二程、张载和邵雍,兼有义理和象数学两个方面。此派汲取邵雍的象数学,把“数”作为主观自生之物。西山蔡氏学派在南宋有一定影响。
西山蔡氏学派是
蔡元定创立的学派。蔡元定,学者称“西山先生”,其父蔡发博览群书,精通义理,曾把程氏《语录》、
邵雍《经世》、
张载《正蒙》作为孔学“正脉”授给元定。蔡元定潜心研究,“深涵其义”,长大之后,听闻朱熹大名,前往拜师学艺。
朱熹与蔡元定论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以师友相待。蔡元定又与楼钥、刘炳为友,往迫论学,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庆元年间,沈继祖等上疏攻击朱熹道学为“伪学”,并斥蔡元定。蔡元定被贬到道州,“远近从学者日众”,因而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福建建阳人,1135年(南宋绍兴五年)出生。他从小聪颖过人,
博学强记,8岁能诗,10岁日记千言。其父蔡发教以《西铭》,蔡元定领会含义;稍长,授以二程《语录》、邵雍《皇极经世》、张载《正蒙》等书,指出:这就是孔孟正脉。1152年(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其父病逝。蔡元定秉承父教,到西山绝顶建屋,刻苦攻读,凡天文、地理、礼乐、兵制与度数,无不贯通。
1159年(南宋绍兴二十九年),蔡元定前往崇安五夫拜朱熹为师。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在建阳云谷建成晦庵草堂,蔡元定也在西山建精舍,设“疑难堂”。蔡元定在西山著书立论,年四十,不就科举考试。1188年(南宋淳熙十五年),尤袤、杨万里将蔡元定的《律吕新书》推荐给朝廷,朝廷召其进京,蔡元定以疾坚辞。1193年(南宋绍熙四年),蔡元定西游湖北襄阳、汉口,渡江经南京至杭州,游西湖,历经名胜大川。1196年(南宋庆元二年),权臣韩侂胄专权,设“伪学”之禁,打击政敌赵汝愚,并及道学儒士。朱熹落职,蔡元定被发遣道州(今属湖南)。1198年(南宋庆元四年)八月初九日,蔡元定病逝于贬所。临终,写信与朱熹永别时,犹以“师道未立为忧”。不久,旨下许归葬。其子蔡沉扶棺回建阳,同年十一月,葬于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后山陈布村翠岚之原。朱熹题碑曰:“有宋蔡君季通之墓”。
西山蔡氏学派学综二程、张载和邵雍,兼有义理和象数学两个方面。他们博极群书,穷究义理,教人以”住”与“天道”为先,“以敬为人德之门户,义为一身之主宰”。尤长于《易》学,对“太极图”及“太极”、“无极”等均有论述,曾指出“太极图之说,世之疑者。何其多乎。或以继善成性,不当分阴阳;或以太极阴阳,不当分道器;或以仁义巾正,不当分体用。有谓一物不可言各具一太极者;有谓体用一原,不可言体立而后用行者;有谓仁为体统,不可偏指为阳动者;有谓仁义中正之分,不当反其类者。诸说纷纷不一,殊不知皆取于《易》之大意,而学者不深考也。”又指出“孔子谓《易》有太极,于变易之中,而有不易之妙。周子云,无极而太极,于体用之间,而有至中之理。太极之精,本无极也,无极之真,即太极也。”认为“世之言一物各具一太极者,固非所以尽算本,而谓太极之上别为无极者;是有二本也。学者不观太极,无以知气之所由始,不观无极,无以知理之所由充。”认为“无极者,乃至极之所得名。不知太极者,即不可加之至理”。(《宋元学案》卷六十二《西山蔡氏学案》)论《易》自成一家,富有神秘色彩。
在律吕象数学方面,该派将象数与音律相结合,采用《
淮南子·天文训》与《后汉书·律历志》之推算法,纠正了《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只凭演数,不加审音之误。又把十二乐律之间加了六个变律,成为十八律,以解决“旋相为宫”后之音程关系与黄钟宫调不尽相同等问题,在计算音程方面更加便利。
西山蔡氏学派主要著作有:蔡元定《律吕新书》、《皇极经世指要》、《洪范解》、《大衍详说》、《西山公集》,蔡渊《易象意言》,蔡沉《春秋五论》、《春秋大义》、《春秋衍义》等。
西山蔡氏学派在南宋有一定影响,时人唐某曾评论说:“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伊川(程颐),讲道盛矣,因数明理,复有一邵康节(邵雍)出焉。晦翁(朱熹)、南轩(张栻)、东莱(吕祖谦)讲道盛矣,因数明理,复有一蔡西山出焉。孔孟数人,言理不言数,邵、蔡二子欲发谱子之所未发,而使由与数灿然于天地之间,其功亦不细矣”(《宋元学案》卷六十二《西山蔡氏学案》)。蔡元定之子蔡沈在此派发展过程中另创“
九峰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