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School of Astronautics,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西安交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23年,交通大学成立高等力学实验室。
1935年,学校设立航空门,1942年成立航空系。
1956年,航空系随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西安。
1957年,学校成立数理力学系,为中国首批力学专业。
196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振动测试基地。
1979年,学校成立工程力学系。
1981年,学院设立首批固体力学博士点。
1985年,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8年,学院固体力学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学校成立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1998年,学院设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2003年,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
2005年4月10日,学校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学院设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2007年,学院成立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
2009年,学院成立教育部新型飞行器服役环境预示中心。
2010年,学院设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2011年,学院成立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应用力学中心。
2017年,学院力学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一流学科。
2018年,学院成立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建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航空航天子联盟。
2019年,学院成立丝绸之路空天技术创新中心和空天与力学研究院,工程力学被评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
2020年,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
2021年,学院成立陕西省力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2022年,学院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空天科学与技术高端人才国际合作培养基地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空天科学与技术中乌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2月,学院设有2个教学系,3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工程力学系、空天工程系
本科专业: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院有教职员工179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44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6人,助理教授40人,国家计划等博士后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2人,博士生导师57人;10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4%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0%的教师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大学获得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教师近60%。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中青年专家:申胜平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申胜平等
国家“百千万工程”人员:王铁军、申胜平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陈常青、王铁军、韩海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申胜平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机械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机械
截至2022年2月,学院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力学学科2017年、2022年均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并列第三);2017年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固体力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际交流合作基地4个;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陕西省精品课程2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特色专业: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陕西省名牌专业:工程力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空天科学与技术高端人才国际合作培养基地、空天科学与技术中乌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国际应用力学中心
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理论力学
陕西省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理论力学
截至2022年2月,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截至2022年2月,学院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国际飞行器挑战赛总决赛团体冠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等中国国内外赛事奖项80余项,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2月,学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6个,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际合作基地1个,“111引智”基地2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型飞行器联合研究中心服役环境预示分中心、陕西省先进飞行器服役环境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航天结构振动控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无损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核结构安全与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固体力学
国际合作基地:丝绸之路空天技术创新中心
“111引智”基地:轻质材料和智能结构的基础力学问题创新引智基地、智能飞行器流固耦合力学与仿生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2月,学院以首席单位主持国家973项目5项,获批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十三五”期间,以首席单位获批两机专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实施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在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核心技术、卫星通信精指向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国资委评选的十大“国之重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温热防护材料可靠性分析和调控的力化学耦合理论
文化传统
文化活动
学院曾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活动、“关灯行动”活动、“文明餐桌”志愿服务活动、“强体魄,锻意志” 系列体育友谊赛活动、“弘扬西迁精神,不负美丽青春”专题系列团日活动、“聚焦卡脖子技术,勇攀科研高地”科研分享会等活动。
形象标识
学院院徽为圆形标识,上半圆底色为浅蓝色,下半圆底色为深蓝色,蓝色代表浩瀚太空;有内外两个同心圆,外圈上部为白色字体学院中文名称,下部为灰色字体学院英文名称;内圈上部为火箭标识,代表航天,下部为飞机标识,代表航空,综合起来即为“航天航空学院”。
精神文化
力学创新、驱动空天;空天需求,牵引力学
集一流队伍、建一流基地、创一流环境、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
力学笃行、精勤巡天
现任领导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航天航空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
航天航空学院简介.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20: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