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麻纸
甘肃东南部陇南市西和县的纸产品
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西和县的纸产品。
制作历史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以黄麻、布头、破履等为主要原料的麻纸诞生,纸张强韧、纤维粗长,在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和的麻纸就是脱胎于这种古老的制纸技艺。
西和麻纸的制作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可追溯至西汉,制作工艺世代相传,是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和创造的一种民间工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西汉水为纽带、以仇池山为中心、以古蜀道为依托,形成以现西高山乡和纸坊镇为门户的麻纸生产之地。
在西和县附近天水市放马滩文景时期墓葬中发现长5.6厘米、宽2.6厘米的古残纸,颜色黄色,纸面平坦光滑,还涂了矿石粉。画有山脉、河流、道路,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纸地图,因此推断出西和麻纸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年间。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朱河、刘河两村麻纸产量非常大,一个家庭工作室一月的产量达到了三万张,生产的纸被送到各地销售,那时出售一沓纸可以获取一些大洋,生意很受欢迎。
与古代麻纸不同的是,西和麻纸的原材料是构树皮。构树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烟尘,多生于石灰岩山地,速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分布广、易繁殖,在我国的温带、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其所含的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
主要特点
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著特产纸张,西和县多年也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
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使用西和麻纸创作,运用西和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纸无法媲美的,西和麻纸纸质柔韧,千年不腐,因此也广泛誉为“千年寿纸”。
制作流程
西和麻纸的制作以家庭作坊生产形式为主,产量不高。且其主要生产原料产自本地特产枸树皮,工艺以家传形式保守相传,概不外传。其原料采自天然野生构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七十二道工序,纯手工精心制作而成。纸质坚柔,结实耐久,适宜于手卷、扇面、书札、小品的书写,书画效果极具表现力,为一般宣纸所不及。
在朱河村的文化广场上,西和麻纸的造纸技艺被做成了一幅幅浮雕,在这里一道道关键工序更加清晰:采枸树皮、剥树皮、流水浸泡、浆石灰、上蒸锅、水塘踩洗清理、流水清洗、返回、手搓拧干、晾晒、捆绑、池水浸泡、手搓分小把、打兑、切丝、入池搅拌、捞纸、上墙、出售,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浮雕面前,枸树皮到麻纸的成形让人一目了然。从枸树皮到麻纸,可谓破茧成蝶,每一道工序都深藏着西和造纸人的聪慧,都表达着西和造纸人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与传承。
传承保护
2009年西和麻纸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启动;2017年10月,西和麻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有刘智会、胡凤钰、尹付强、刘耀清、刘海妹等,2021年5月,“西和麻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陈佩斯:“这是西和麻纸!”.陇南西和发布微信公众号.2024-05-15
陈佩斯:“这是西和麻纸!”.陇南西和发布微信公众号.2024-05-1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2 14:53
目录
概述
制作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