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西华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创建于1987年,学院前身为原四川工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如今已发展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0余人,教师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92.2% 以上,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共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在申请博士点中。现有在读本科、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第一批次)、信息工程(本科第一批次)、通信工程(本科第一批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本科第一批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共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工程硕士专业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一本专业);同时该专业也是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是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
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信号与信息处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个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1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信息工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实习中心;5个电气信息工程研究所;1个与美国OTI公司成立的“ETAP联合电力实验室”。
教学机构
学院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电气信息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设有6个教学 研究单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电工电子教学部、电工电子实验 实习中心、电气信息专业实验中心;学院拥有一支知识、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合理、思想素质高、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教师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92.2% 以上,学院正在申请博士点中。现有在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共计1800余人。学院完成了中央与地方学科建设和西华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建设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个,与美国OTI公司成立了“西华大学-ETAP 联合电力实验室”,公司赠送了价值为300多万的软件。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学院2012年度科研到位经费累计35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12万元,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4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6项。学院2012年有2项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获得较高评价,有多名教师申报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专利发明申报数10项,授权4项发明专利权和5项新型实用专利权。
学院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从985或211重点院校引进博士6人,并积极与聘任的国内外高水平学科专家开展密切合作。学院2012年派遣3名教师到国外进修,2名教师在国内著名大学进修,4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
学院积极搭建校内外学科平台,加强重点科学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推动特色学科平台的建设。学院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促进学术和教学交流,来自美国、澳州、台湾和国内的知名专家20人次,专题报告10多场,学院协办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承办了四川省电力电子应用专题报告研讨会和2012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
学院教师在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吴昌东被推荐参加四川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省级优秀奖。
教学成果
学院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26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4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进入SCIEI检索系统的论文76篇);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荣获部省级及以上奖6项。
学院完成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鉴定2项、校级教改项目结题2项,3项教改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中1项被推荐申报四川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完成申报工作。学院教师主编教材7部、发表教改论文27篇。以学院教师陈永强作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设了学校首批教学示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
学院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并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比赛,提升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学生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在2012年的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15支参赛队全部获奖,其中获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5项。学院2009级研究生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61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检索27篇,核心期刊33篇。
教学建设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院已经拥有4700余平方米的专业和基础实验室,设备价值总计3000余万元,结合学院实际,自行研制了单片机原理、电气传动、PLC原理等专业实验设备和装置60余台套。培养的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数学建模比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到为止,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举办了十届,电气学子多次在大赛中斩获殊荣,其中国家级一等奖8次,国家级二等奖12次,国家级三等奖18次,这在地方工科院校中非常罕见。2012年度电气学子在国家各类竞赛获奖的同时还取得5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宽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电力系统与其它电气工程的安装、运行和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设计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与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等。
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气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力行业、发电及供配电部门、相关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研发、调试、应用、教学和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1:电力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 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及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坚实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各类电子设备、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调试和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控制技术、智能测控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系统等。
就业范围: 可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网络及软件业、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与自动化、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研究院、公司、企业所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调试、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行业教学工作。
(专业方向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 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地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宽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电力系统与其它电气工程的安装,运行和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设计和科技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等。
就业范围: 在发电、供配电部门及院校、设计院等其它行业从事教学、研究、开发、调试、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开发、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专业方向 3: 电气技术)
培养目标: 现代电气技术属电力、电子、信息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专业。本专业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地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宽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科技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拖动及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检测与自动控制、工厂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建筑电气、电力工程等。
就业范围: 可在公司、企业、科研院所及学校从事有关电气工程系统及装备、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供电系统、机械行业、汽车行业及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等的技术应用、维护、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信息工程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知识和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领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电子线路、DSP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就业于IT、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调试和管理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测控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宽广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人文、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微机控制与接口技术、 智能仪器、信号与系统、虚拟仪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等各类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轨道交通与控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掌握现代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现代通信系统的分析和应用技术,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系统等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应用、测试维护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基础、铁路信号基础、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轨道交通领域内的信息工程及控制、运输自动化、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与系统设计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设备维护等工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30 10:10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