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North Minzu University)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简称“北方民大”(NMU),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民委和
教育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地区的中央部委高校。由合肥工业大学对口支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宁夏回族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历史沿革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时期
1984年4月7日,教育部批准筹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校址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在宁夏民族公学基础上扩建,在校学生规模二千人。招生对象面向西北地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由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
200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3年9月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学院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史、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获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第二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共建协议。
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共建协议;9月,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4961平方米。
2006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北方民族大学,筹建期限为两年。
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
北方民族大学时期
2008年,经教育部组织评审,学校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13年6月,北方民族大学与银川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创建
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
教育部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学校获批为第七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北方民族大学新增为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2月11日,北方民族大学新增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2年7月,北方民族大学与银川能源学院续签合作框架协议。11月,学校被团中央评为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4月,获评为第十二批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学校。6月,中央民族歌舞团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6所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举行加强合作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11月,获批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4年10月1日,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正式揭牌启用。11月15日,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中心暨全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2个二级学院,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9个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8日,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省部级一流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23年工程学科和化学2个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8日,学校有教职工近1500人,聘任院士4名(含双聘),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获得荣誉称号10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200余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8日,学校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部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教师团队”获批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个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4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自治区人才小高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8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中国国内外合作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与北京大学、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共享集团等深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互促共赢。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设有3个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学校有12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8日,学校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8月7日,北方民族大学获批2023年度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项,获经费资助1032万元,其中,重点项目11项,优秀青年项目7项,一般项目66项,立项率为47.5%。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7月2日,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97万余册,馆藏电子文献总量204万余册。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与宁夏高校共建共享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另外还购置了Elsevier Science Direct、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 (IEL)、Ei Village(工程索引)、Web of Science (科学引文索引)、Wiley、Emerald(爱墨瑞得)现刊数据库、超星发现、读秀学术搜索、全球案例发现系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等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多种中外文电子资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方民族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入选《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具有良好的学术口碑和社会影响,致力于跻身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期刊行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期刊。学报刊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重要转载期刊转载。201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1年、2023年先后两次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评选为“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图案主体由学校校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B”、学校建筑和阿拉伯数字“1984”等基本元素组合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中文校名,下弧为学校英文全称。字母“B”环绕学校建筑幻化为腾飞的凤凰和涌动的河流,寓意学校建于黄河之滨、事业蒸蒸日上;稳重的蓝色作为标志色,象征深邃、博大、专业、希望、自信,彰显了学校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1984为建校时间。
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白色的校标和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学校校训为“团结进取、砥砺成才”。
社团文化
校区情况
北方民族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是东校区和西校区。
东校区
东校区建有大体育场、小体育场、北德楼、南明楼、明实楼、乐馨楼、德馨苑、文华苑、游泳馆等建筑。
西校区
西校区总占地面积31.59万平方米,各类建筑物21幢,总建筑面积29.70万平方米。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明德楼(主楼)
校地标性建筑,在周围几百米都可以一眼望到主楼的身影,这里是学校的行政大楼,校园所有的规划都是从这里一点点绘制出来的,为全体师生的幸福校园生活保驾护航。
综合训练馆
这里是校园里同学们经常来的地方,一层是游泳馆,二层是校团委、学生会的办公区域,有意愿加入校团委、学生会的同学,就在这里办公。三层分别是校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和学生会多媒体技术部门的办公室以及大学生活动中心,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许多校园晚会、文艺表演、讲座等,可以一次性容纳千余人。
图书馆
北方民族大学的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建校之初的图书馆十分简陋,并不规范。2004年9月,在学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4961平方米,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整体性强,流线简洁清晰,馆舍周围绿树成荫,风景秀丽;馆内布置简单明快,宁静典雅。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充分保证了室内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空气质量,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舒畅的、安静的读书环境。
明湖
校园内风景最胜之地,波光粼粼的湖水,翩翩起舞的游鱼,更有着黑天鹅。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