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吹打
统民俗文化
襄河吹打,是传统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流行于襄河(襄阳以下的汉水为襄河)中下游的民间吹打类乐种,乐曲主要是在当地音乐的基础上并吸收不少明、清俗曲演化而成。襄河吹打应用于湖北仙桃民间红白喜事、吉庆盛典等不同场合,是仙桃各种民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
襄河吹打的乐器有多种,以唢呐为主,乐队以六人组最常见,演奏形式分为行奏与坐堂两种。旋律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风味,许多乐曲直接来自沔阳民歌,并为沔阳花鼓戏伴奏。乐曲结构大都为单曲体,既有长短句结构,也有上下句对仗结构。
表演形式
沔阳民间锣鼓有基本的六大件:鼓、锣、钹、马锣、勾锣和一支1.5米左右长的三号子,民间称之为“六合班”。上述锣鼓有大小之分,不论大小只要有锣、鼓、钹、马锣、勾锣这五件,就可以算得上“一套家业”。敲而打之,名曰打锣鼓家业,简称“打家业”,究竟是“打家业”还是“打家艺”,好多师付也难得说清楚,“家业”也好,“家艺”也罢都道出陈场人民对锣鼓的厚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村(湾)子都有一套甚至几套锣鼓家艺。一般是由5-7家共同购置一套作为公有,村里哪家办红白喜事了,就请锣鼓家艺和琐呐一道起鼓合奏,东道主除了酒宴招待外,还另送香烟彩礼致谢。
沔阳锣鼓家艺有多种不同音符,有长槌、琐槌、凤点头、洗马、七星剑等十多个鼓点,不同的鼓点可以打出不同的气氛,由司鼓手用不同手势和击鼓的方位发出信号,各自打出不同音符,加之唢呐相合便形成一和谐完整的家艺谱子。在过去,婚嫁都是用轿接新娘,女方送亲的队伍要“压轿”故意拖延时间,是谓“有女不贱嫁”,双方对峙之时锣鼓家艺就打出“洗马”的谱子,仿佛敦促人们赶快“交亲”,如果送亲队伍转回,就换成“厂个领队普队以领队”的琐槌。
沔阳乡村打锣鼓家艺的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文化不高,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打起家艺来却都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你瞧那个打鼓的时而甩头,时而撇嘴,鼓扦花样多,马锣空中旋,感情十分投入。
溯源
吹打乐的历史可推溯至汉代初年的鼓吹乐。据《乐府诗集》(卷16)载:“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在《辞海》中鼓吹乐条目的释文是这样写的;“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 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明以后土庶吉凶之礼及迎神赛会亦均用之”。
具体说来,鼓吹乐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击乐器和吹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汉书》中有关于鼓吹乐的早期记载:按应用场合、乐器编配的不同分为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种形式;其中黄门鼓吹主要为皇帝服务;骑吹主要指外出巡行时用于马上具有骑吹的性质。常用的乐器由有鼓、角、笳、排箫、横笛等,其中鼓最重要。
鼓吹乐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按所用乐器和使用场合的不同演变为鼓吹和横吹两类:鼓吹是指专为仪仗队在行进中使用,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横吹则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作军中人使用在马上演奏。李延年的取自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摩诃兜勒》是鼓吹乐中的优秀作品。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词配合。现今民间流行的“吹打”,同“鼓吹乐”不无渊源关系。“鼓吹乐”自秦汉以来,历代一脉相承,用途非常广泛。如用于宫廷的宴乐、仪仗乐、军乐,在民间的婚丧喜庆、节日庙会等,无不吹吹打打,分外热闹。在文献记载和民间流行的口头称谓中,吹打乐有“鼓吹”、“鼓乐”、“吹歌”、“十番”、“锣鼓”等种种名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22:35
目录
概述
特色
表演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