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潮
微微型藻赤潮
褐潮,又称“微微型藻赤潮”,其原因种为抑食金球藻,因藻华区水体常呈黄褐色,被称为“褐潮”。它的藻细胞只有2微米左右,属微微型藻类。这种藻的细胞脆弱,不易保存,对养殖业的危害极大,会使扇贝滞长或者死亡。
命名由来
由于这种有害藻华与传统赤潮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特征,如藻华发生时密度极高、藻华区水体常呈黄褐色、经常发生在近海贝类养殖区、能强烈抑制贝类摄食等。
据此,美国在藻华研究及管理中将这种有害藻华命名为“褐潮”,以与一般的“赤潮”区别,并为国际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所采纳。
成因
引发褐潮的原因种藻细胞只有2微米左右,属微微型藻类。这种藻的细胞脆弱,不易保存,可供分类学鉴定的形态特征不明显,加上中国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微微型级别藻类的研究经验不足,未能对该藻华原因种进行明确鉴定,只是将其归为“微微型藻藻华”或“微微型藻赤潮”。
现状
中国
2009年6月,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例行监测发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出现高浓度的藻类生长,导致水中产生棕色条纹。与此同时,该地区养殖的扇贝、牡蛎和贻贝等海产品开始死亡。
2010年夏天的情况更糟,3350平方千米的水面受到影响,河北省的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
2012年5月重新出现的藻类大量繁殖是中国连续第四年遭遇褐潮,褐潮还向南部扩散,影响到山东沿海地区。
中国是继美国和南非之后第三个出现褐潮的国家,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2012年对其暴发机制、危害方式、生态效应等缺乏基本的科学认识,所以难以提出有效减轻灾害的措施。
国外
从1985年起美国东海岸开始出现褐潮,之后受影响海域的海湾扇贝种群数急剧下降,纽约州的佩克尼克斯湾海湾扇贝资源几近崩溃。美国东海岸的贝类资源和海草床因褐潮影响形成了毁灭性打击,至今仍是美国东海岸最严重的生态灾害之一。
危害
褐潮会对扇贝等贝类养殖业造成较大冲击,甚至会使生命力极强的海草死亡。此外,褐潮还可能影响重要的海洋水产育苗产业。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海洋灾害公报显示》,“褐潮”造成河北省直接经济损失达2.05亿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46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成因
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