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香斋
抗日烈士
裴香斋(1907年—1945年),出生于河北魏县东代固村。1940年任八路军冀南军区九旅二十六团三营营长,1941年任魏县抗日大队副大队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路南支队司令员。1945年牺牲,时年38岁。
人物生平
裴香斋生于河北魏县东代固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联合附近各村组织起防匪自卫团,并被选为团长。1938年秋,裴香斋任大名县第三区抗日大队参谋兼特务队队长,后升任副大队长。1940年春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同年5月又任八路军冀南军区九旅二十六团三营营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年任魏县抗日大队副大队长。194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初,日军在魏县境内实行“强化治安”,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抗日机关暂时退到广(平)大(名)路以北地区活动。为了重新打开路南地区的局面,恢复魏县根据地,8月,党组织委派裴香斋担任魏县武装工作队队长,打回魏县。县委、县政府随着武工队回魏县开辟根据地。
为狠狠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鼓舞战士和群众的抗日斗志,使县委、县政府尽快站稳脚跟,裴香斋决定迅速拔掉一批炮楼。他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柏庄炮楼。这个炮楼虽然距魏县西关炮楼很近,但裴香斋对当地地形和内部人员的情况比较熟悉,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在敌人内部发展了一名伪军作内应。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裴香斋先派人割断了炮楼外的电话线。等到深夜,他带着一个班以修电话线为名乘机抓获了据点哨兵并迅速冲进炮楼。在内应的配合下,他们将全部伪军缴了械。这次奇袭,缴获伪军50支枪,1000发子弹,取得了武工队打回魏县的第一个胜利。
接着,裴香斋领导武工队员们一鼓作气,连着端了王庄、张仕望、泊儿等七八个炮楼,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站稳了脚跟。党政机关重返魏县,遂扩大武装,成立了路南支队,裴香斋担任副司令员,1943年2月任司令员。
在工作中,裴香斋很注意做伪军的统战工作,使不少伪军为抗日工作提供情报,一部分伪军还参加了路南支队。对于那些死不悔改、罪大恶极的汉奸,裴香斋想方设法将其铲除。路南支队在谢町驻防两次,消息都被泄露出去,遭敌人包围。受到损失。裴香斋经反复排查,得知是该村伪联络魏机所为。他派一名战士设法接近魏机,逐渐取得魏机的信任,然后让战士与魏机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假装要带人投靠过去。等到约定时间,裴香斋带着战士一举将魏机抓获,将他带到村外,审清了他两次向敌人提供情报的经过后,连夜回到村里,召集群众开会,宣布了魏机的罪行,将他就地处决。裴香斋设计除魏机,震慑了敌伪,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
进入1943年后,魏县一带的斗争环境更加恶劣。敌人的碉堡林立,公路成网。路南支队昼夜奔波,弹少粮缺。裴香斋虽是司令员,但他总是同战士们同吃同住。他还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处处为群众着想,每次行军打仗或驻防,总是教育战士,不许损坏庄稼,不许侵扰群众。裴香斋的做法使部队赢得了群众的爱戴,他领导的部队每到一地,群众都是腾好了房子让战士住,做好了吃的让战士吃。裴香斋常对战士们说:“没有了群众还有什么?失掉群众的信任,便一事无成。”
1944年后,日伪频繁“扫荡”,每次出动都是几千人。裴香斋带领数百抗日健儿与敌周旋,活跃在漳河两岸,不断给敌以重创。敌伪对裴香斋十分惧怕,封官许愿,悬赏捉拿,烧他家产,但这些都丝毫动摇不了裴香斋的抗日决心。他说:“杀身成仁志士有一快,舍生取义圣贤以为荣。”
1945年春,在魏县蔡小庄战斗中,裴香斋壮烈牺牲。
人物荣誉
2015年8月24日,裴香斋入选民政部公布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10:5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