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宇,字子大,大阳镇人。幼时勤奋好学,及长饱读经书,能文能诗。明嘉靖甲午年(1534年)考中举人,辛丑年(1541年)明题雁塔,进士及第。
人物简介
裴宇入仕后,由翰林累至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因礼部尚书是春官大宗伯,故也称裴宗伯。裴宇在任间,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内有“白莲教”外有倭寇,更有严嵩作乱当朝。到万历明神宗朱翊即位后仍是太监当国,人心自危。明神宗纵情失色,不理朝政,希望长生不老,成仙成道,致使明王朝的法度一天天衰颓。
裴宇在如此朝政中,以推诚为先,独善其身。他作为一个正统的封建士大夫,不甘心附时俯仰,碌碌无为。他对威胁王室的事痛心疾首;对太监专权左右朝政忧心忡忡。神宗崇尚道术,误国误民,朝中不少大臣曲意逢迎,常常用朱笔书写道教祭祀文“青词”讨皇上欢心。裴宇对此淡泊处之,他坚持自己的政见,从不随波逐流,投皇上所好。
裴宇在未任工部尚书前,陪京振武营发生哗变,残杀重臣,骄纵不可治。裴宇奉旨提兵戡乱,不动一兵一卒,对首谋者晓之以祸福,力挫其邪心,并及时分化瓦解了隶、神、策三大营,使他们不能合势。旬日间,陪京振武营哗变得到了平息。裴宇升工部尚书后,凡处理政务,以国事为重,耻于与权奸为伍,地方豪佑无不贴服。
裴宇在朝为官,是朝廷中一位正直的儒雅大臣,但终不为奸臣所容。时风颓败,壮志难酬。他晚年退归故里。
人物传说
裴尚书为母修宫殿的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
大阳镇有个叫裴宇的人,在京都里做了朝廷的礼部尚书,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祖先)、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等。裴尚书曾辅佐朝廷做过许多利国利民之事,又加之为官清廉,皇上对其很是器重,因此也遭到了朝内奸佞的嫉妒。
裴尚书在京城为官多年,其家母却从未去过京城。裴尚书每次回家探望母亲时,母亲总是说:“儿呀,娘也没有多大向往,只是为娘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出过咱这村,听说朝廷住的金銮宝殿很好看,你再朝里做大官,为娘就不能去一次京城开开眼界,看看京城里的金銮宝殿是个啥样儿,到底有多好,也不枉娘在这世上活这一辈子。”
裴尚书每次听娘说这话,总是婉言谢绝:“娘,京城与咱家相远隔千里,你受了一辈子的苦,身体又不好,孩儿我怎能忍心让你跋山涉水再受这旅途之苦呢?”
时过数年,裴尚书又回家探母,老母亲旧话重提,尚书犯了大愁,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他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听说不到京城也能看到朝廷的金銮殿,心中自然十分高兴,时隔不久,东大阳来了许多能工巧匠,说是要在村南的高石崖上修筑一座金銮宝殿,以供尚书的老母游览观赏。不到三个月,一座十分富丽堂皇的小宫殿就修成了,远看,亭台楼阁,飞檐挑角,鳞次栉比,别致异样,近观,黄瓦绿脊,奇鸟怪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入得院内,但见小桥流水,回廊幽径,奇花异卉,鸟鸣鱼跃,如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小宫殿修好以后,裴尚书搀扶着老母尽情地关上了一遍,母亲看后对儿子说:“这宫殿好是好,就是以后来看宫殿,还的出村过河再上坡,有点不顺当……”没等母亲说完,尚书就猜着她的意思说:”为了母亲今后来去方便,我计划从咱家门前向村边开一条正街,再从村边架一长桥,直至宫殿正门,这样就不在下坡、过河、上坡了,桥上再修两座亭子,让母亲走累了休息休息……”,“这样就更好了,我儿想得真是周到,娘以后再也不提上京城看朝廷的金銮殿了。”正在这母子说话时,突然慌慌张张闯进来几个骑马人,见了尚书立即禀报:“尚书在家乡修筑金殿之事,已经传入京城,轰动朝野,平日对尚书有意见的几个大臣便抓住此事大作文章,添枝加叶地向皇上奏了一本,说尚书在家乡修建金銮宝殿,乃是图谋不轨,想篡夺皇位。皇上听了勃然大怒,已派出官员前来查核此事,三五日内官员即可到达,请尚书赶快想个万全之策,免得惹出杀身大祸。”说完后,又补充了句“我们是暗中受人委托前来通风报信的。”
裴尚书听罢,不由大惊失色,但转念又想,事已至此,怕也无用,于是急中生智,用了三日让还未离开的工匠在偏门上端刻上“南河庵”三个大字,在后宫的各殿堂内分别塑起了南海观世菩萨、阎王、天王、罗汉等神像。到第五天,奉皇上旨意前来查核的差官果然到来,这差官临行前早已接受奸臣贿赂,一看南河庵的外形,确实像一座小宫殿,也未到殿内及后宫各处细看,便算核查过了。临走捉拿了尚书回京禀报于皇上。皇上本已恼怒,加上奸臣再次奏本,变不问青红皂白,判了裴尚书死罪。
时隔数日,有一忠臣上奏朝廷,表奏经其明察暗访,裴尚书修建金銮宝殿虽是事实,但并无谋反之心,只是出于孝心供老母观赏而已。
皇上听后,方知误信谗言,立即宣诏,判裴宇无罪,速招其回宫,但为时晚矣,裴尚书已被处斩。
皇上听后莫及,悲痛而长叹曰:“朕误斩了一贤臣啊!”遂赐予裴宇金头银背,拨下许多银两,随同其灵柩一起发回家乡,大修坟墓,以礼安葬。在发柩途中,所经各州府县,都要修筑裴尚书坟墓,据传,从京城到裴尚书的家乡大阳,整整修了九十九座坟墓,这九十九座坟墓形状大小相同,在同一时刻隆重下葬,在北陵之阳,一式两座,坐北朝南,名曰东大墓和西大墓。各占好地八十余亩,各有坟冢三十六个,坟周建有围墙,正门立有高大的石牌楼,坟中通道两旁塑有成对的石人、石马、石狮等,松柏树种满空地。直至今日,谁也弄不清裴尚书的金头银背到底葬在哪个墓里。
裴尚书仿照京城金銮宝殿修建的南河庵,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了,清朝虽维修过几次,终因年久有些破损倾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