裲裆,亦作“两裆”,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其名称最早见于东汉
刘熙的《释名·释衣服》。制式为前后各一片
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无领,腰间以带子系扎,着于衣内或衣外,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
起源发展
裲裆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中原本土,作为内衣穿用;还有人认为裲裆在先秦时期已出现。
在文献中,“裲裆”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至北朝时,裲裆盛行,诗文中频繁提及作内衣用的裲裆。
除内着外,裲裆还可以穿在外面,即在大袖衫外罩裲裆,又称为“裲裆衫”。关于“裲裆衫”的起源,有一种观点认为,其最初可能作为“裲裆铠”的内衬,后来成为武职官员及侍从人员的常服。在西晋末年,已出现裲裆外穿的现象,《搜神记》、《晋书·五行志》中均记载“(晋惠帝)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到南北朝时期,裲裆外穿现象普及,裲裆衫是男女均可穿着的日常服装。北魏迁都洛阳后,裲裆衫也可以作为正装、朝服穿着。在考古发掘出土的人物俑中,文吏俑、仪仗俑、武官俑皆有着裲裆衫者,为使裲裆紧凑附体,腰部通常结扎腰带。直至隋、唐、宋时,仍有文武官吏穿用裲裆的情况。
制作工艺
制式
裲裆的制作以平面剪裁为主要方法,基本形制为前后身有一衣襟,肩部用带子连结,腰间扎以大带或革带。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裲裆是一种无袖衣,而到了唐代,裲裆的制式有了变化,发展成为半袖衣。《新唐书·车服志 》:“平巾帻者,武官、卫官公事之服也。……陪大仗,有襦裆 、媵蛇。……裲裆之制,一当胸一当背,短袖复膊。”这时的裲裆已与半臂相似,成为短袖之服 。据史书记载 ,这种服式发展到宋代又有变化。《宋史·仪卫志》:“太祖建隆四年,范质议 :按《开元礼》,武官陪立大仗,加媵蛇裲裆,如袖无身,以覆其膊胳,盖掖下缝也。从肩领覆臂膊,共一尺二寸。又按《释文》、《玉篇》相传云 :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谓之‘两当’。今详裲裆之制,其领连所覆膊胳,其一当左膊,其一当右膊,故谓之‘起膊’。今请兼存两说择而用之,造裲裆,用当胸、当背之制。”根据此说,宋代的裲裆当是在唐代制式上加了复蔽胳臂的肩襻。
质地
以质地而论,裲裆质地一般为丝绸、锦、罗、帛、练、绮,有的还绣有花纹。《乐府诗集·上声歌》:“裲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汗污莫溅浣,持许相存在。”意谓女子做的裲裆上的花反绣在里边,穿在爱人身上永远贴着心,汗渍污了也不要洗,表示两心永不相忘。这表明即使是贴身穿的裲裆也有的制作比较考究,表面会加彩绣装饰。
文化特征
穿着搭配
裲裆衫有厚、薄之分,厚裲裆为两层,夹层可衬绵,贴身保暖,同时又不增加衣袖的厚度,可以使手臂活动方便。
作为日常服装的裲裆的穿着方式是套在大袖衫外面。河南邓县出土的彩绘画像砖上,左侧两位贵妇梳双鬟髻、穿大袖衫裙,外套裲裆,大袖衫袖端及地,腰束缙带,脚下穿圆头笏头履。此画像砖大致属于南朝宋、齐时代,其描绘的搭配可以被看成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女性流行着装方式。
南北朝时,文吏着裲裆衫的方式一般为头戴小冠,大袖衫,披布帛裲裆,下大口裤,此形式可作为朝服;戎服裲裆则多用皮革制,且下身通常着缚裤。
文化内涵
在社会大动乱的魏晋南北朝,妇女们在社会中拥有比其他时代更高的地位,拥有更大的自由。外穿裲裆衫这种打破传统的服饰创新,最初正是由宫中女子穿着进而流行开来,这可以说明妇女地位及审美时尚的影响体现为世人对奇装异服的崇尚。
历史价值
裲裆不仅利于手臂的活动,而且穿起来贴舒适贴身,能更好地保护身体。这种服装款式及穿着理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
褙子、
半臂、马甲等与之息息相关。纳有丝绵的裲裆有可能是后世“棉背心”的最早形式。
另外,北魏至隋唐时期所出土的女俑显示,外着的裲裆衫逐步被女性发展成一种背带式裙子穿着。背带裙与裲裆衫从样式构成角度而言,只是将肩部连接带加长、加宽,作为固定裙身之用的一个部件,且将肩带连为裙身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后世连身式衣裙演变的一种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