裈
汉语文字
裈,汉语
三级字
,读作裈(kūn),古代称有裆裤或内裤。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 裈kūn
1.古代称裤子:~裆。虱处~中(喻见识短浅)。
详细字义
◎ 裈kūn
〈名〉
又作“裩”。满裆裤。以别于无裆的套裤而言 [trousers]
相如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史记》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
唐韵
》古浑切《
集韵
》《
韵会
》公浑切,音昆。《
说文
》衣。《
玉篇
》亵衣。《急就篇注》合裆谓之裈。《
释名
》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前汉·司马相如传》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佣保杂作。《
晋书·阮籍传
》羣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
又《本草》裈裆,解毒箭,幷女劳复。 《
类篇
》裈一作裩。
参考资料
裈
.汉典.
康熙字典
.汉典.
裈
.百度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5 11:55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