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科研
为探索、研制新型武器装备和改进提高现役武器装备的战技性能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
为探索、研制新型武器装备和改进提高现役武器装备的战技性能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是根据军事需求将技术物化为武器装备的过程。基本任务是组织开展科研活动,促进装备发展,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包括装备预先研究、型号研制、技术基础工作、军内科研和技术革新。①装备预先研究。主要任务是为武器装备研制提供技术支撑,内容涉及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先期技术开发的一系列领域。其中,应用基础研究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的活动,为解决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知识,培育新型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生长点,成果形式一般是论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应用研究是运用应用基础研究或其他科学研究的成果,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或新原理应用于装备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确定其主要参数,为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提供技术储备,成果形式一般是可行性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品、原理样机、软件等。先期技术开发是将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通过部件或分系统原型的研制、试验、测试或计算机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活动,为武器装备研制提供技术准备,成果形式一般是部件或分系统原型样机、示范性工艺流程、验证或鉴定性试验报告等。②装备型号研制。主要任务是为部队提供新型武器装备进行论证、试制、引进和仿制,对现役武器装备进行改进和改型。论证主要是为发展新型装备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军事需求,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可承受性、作战使用可保障性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装备研制立项综合论证报告和装备研制总要求综合论证报告,为装备研制决策提供依据。新装备试制一般是在论证基础上,进行方案研究、工程试制和试验定型等工作,是装备研制的主要活动。引进和仿制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资料或样品,经过消化吸收、仿造形成新型装备。现役装备的改进、改型是利用成熟技术或适用技术改变装备性能或用途。③装备技术基础工作。主要运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国防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发挥技术监督管理、信息服务保障、决策支持等基础性作用,包括军用标准化、军事计量、质量、科技信息、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军用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论证、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贯彻国家和部门军用标准,严格组织实施,并进行全过程监督,促进武器装备实现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军事计量工作的任务是运用先进计量测试技术手段,对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及其配套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其性能参数的量值准确和统一。科技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信息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情报综合分析和咨询研究,组织信息产品开发和服务,建立科技信息交流网,强化科技报告管理与应用,为论证、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研制提供有效的查询服务、适时的信息跟踪服务和专题资料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论证、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产生的专利、技术秘密、技术资料、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系统进行保护。④装备军内科研。军队科研人员围绕新装备的研制、试验和部队现役装备改进而开展的科研活动。主要任务是提出装备发展和装备研制的有关使用要求,进行装备试验评价和配套条件建设,研制特殊装备和相关配套保障装备、器材,开展现役装备改进和使用研究。⑤装备技术革新。军队技术力量对现役装备性能进行完善和提高的科研活动。主要任务是改进和提高现役装备的操作使用性能,完善现役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改进和革新部队保障设备、器材保管与保养工艺和方法、修理工艺和操作方法,提高现役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效率等。
装备科研工作主要遵循的原则是:①统一领导。确保装备科研各项工作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制度,统一计划,统一部署和统一行动。②统筹规划。在谋划装备科研工作时,统揽全局,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合理安排,科学划分责任、权利和利益,确保各级装备科研管理部门运转协调,充分发挥装备科研的整体效益。③突出重点。服从装备建设全局,科学确定装备发展的方向重点和主次先后;选择攻克重大技术薄弱环节,重点解决长期的瓶颈问题,优先发展潜在优势领域,并以此辐射和带动国防高新技术群的发展,提高有限资源的效益。④自主创新。着眼于掌握、保护装备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以自力更生为主,引进为辅,发展自己的新型装备;自行研制新装备与引进其他国家关键技术相结合,加快引进成果的吸收和转化。⑤注重效益。完善质量考核制度和手段建设,加快推行竞争机制,加强过程监控,加强装备科研经费和价格管理,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质量的装备和技术。⑥依法管理。严格按程序办事,完善科研责任制,把科研工作纳入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①按照科研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通常按照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和专项计划组织实施。其中,预先研究按照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设置项目。型号研制一般设置重大研制项目、主要研制项目和一般研制项目。技术基础、军内科研和技术革新根据科研工作要求安排制定相关的计划和项目。这些计划和项目明确了一个时期科研工作的目标、内容、步骤、方法和要求。经批准后,由装备科研部门组织实施。在五年计划执行中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作必要的调整。计划执行期满,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②对各类科研项目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预先研究项目一般实行合同制与基金制。实行合同制的项目应尽可能采用竞争性方式订立合同;采用非招标方式订立合同的预先研究项目,必须进行开题论证,并按重要节点进行评审,项目完成后组织验收,进行成果评定。装备研制项目通常执行研制立项和研制总要求的论证和报批制度。在论证过程中,通常组织军队装备使用部门、研制生产单位和专家,对研制项目的军事使用需求、战术技术性能、技术方案、实现途径及其全寿命费用等进行综合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实施中,一般建立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和总质量师系统,强化对型号研制实施行政、技术领导和经济监控工作,严格里程碑决策点评审,实施进度与质量控制,确保按计划和合同要求完成项目研制任务。③制定配套政策和提供相应保障条件。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在投资、价格、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或者保证措施,保持和提高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保持和提高主要武器装备、关键配套系统、核心部件与元器件(原材料)的设计、制造能力及科研力量布局。同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制度,在保密、质量、技术和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对承研承制单位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许可证管理,保证装备科研工作的有序实施。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1 13:2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