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拼音:zhuā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衣为形,壮为声。“装”指缠束好的出行用具,即行李、行装,又引申泛指衣服。“装”也引申作动词用,指整备行装,再引申为装运、装备、安装。另外,“装”还由整理行装引申为穿戴装束,引申指打扮或打扮时用的物品。打扮是为了将容貌改变,因而又引申指假装。
“装”是一个形声字。上部的“壮”作声旁,表示读音与此接近;下部的“
衣”作形旁,表示与衣服有关。
“装”的本义并不表示服饰。《
说文解字》曰:“装,裹也。”“装”的本义是“行装;包裹”。《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此言冯谖套上马车并收拾行装,带上借券赶往薛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张晏注:“装,裹也。”此言南越王尉赠送陆贾礼物,包裹里的珠宝价值千金。此义还可引申为动词义的“包裹;裹束”。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城寒装脾睨,树冻裹莓苔。”“装”“裹”相对,都表示“裹束”。
“装”表示“衣服,服装”义,汉代后始有记载。《后汉书·文苑列传》:“吏河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改装,改换服装,或曰改变装束。服装是区分职业、身份、地位等的重要标志,如军装、戏装、学生装、西装、中装、便装、夏装、冬装、上装、短装等。有时“装”的所指范围更为宽泛,指“衣物”而不限于服装。《汉书·爰盎传》:“乃悉以其装赍,买二石醇醪。”颜师古注:“装赍,谓所赍衣物自随者也。”赍,携带。装赍,随身携带的衣物。
“装”具有一系列的动词义,从中不难看出它们与“衣服;服装”义的引申脉络。“衣服;服装”是人们遮体御寒的物质载体,但其必须施于人身,才能达到遮体御寒的目的。这样,“装”就产生了“装饰;打扮”义。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体美容冶,不待饰装。”饰装,即装饰打扮。往对立面引申,过分的打扮就会有作假的嫌疑,故“装”引申出“假装;扮演”义。这是一个晚起义。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一旦顿作诗五十首,装为方干新制,时辈吟赏降仰。”今人尚有“装模作样”“装葱卖蒜”“装神弄鬼”“装疯卖傻”等词语。直观地看,人是被服装所“包围”的;就服装而言,人则是它的载入物。从这样的角度观察,下面的词义就不难理解了:一是“装载”义,如《晋书·戴若恩传》:“(戴)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二是“藏入;插入”义,如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痉惚装其怀。”
“壮”略窄略扁,“衣”略宽略大。“壮”,居上半格,“丬”窄“士”宽;“士”的首笔横从“丬”侧起笔;竖笔在竖中线右侧;短横起笔于竖中线。“衣”,点笔写在田字格中心;横笔在横中线下侧;撇、捺相接,捺脚与左撇撇尖持平,并超出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