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陷槽
大陆地台内部与地台边缘高角度相交的切穿地壳的裂谷或槽地
裂陷槽是指大陆地台内部与地台边缘高角度相交的切穿地壳的裂谷或槽地,由沙茨基(N.S.Shatsky,1945年)创名。板块学说出现后,裂陷槽被看作三叉裂谷的陆内一支。
概念
裂陷槽又可称克拉通边缘裂陷槽,是指在元古代是一种广泛发育的构造凹陷(Hoffman,1973,1974;孙枢等,1981)。但是沙茨基(1945)最先提出了裂陷槽概念,是指由克拉通(稳定地块)边缘伸向内部的槽型凹地受到走向横切克拉通边缘的深断裂的控制,并具有冒地槽型的岩层序列。
沙茨基原来定义的裂陷槽并没有特定的岩石组合含义,但在豪夫曼(1973,1974)对北美元古代裂陷槽的研究中,发现它们有相似的规律性的岩石组合。豪夫曼的组合中,前石英岩组合中含有枕状玄武岩,而在中部二次深沉陷阶段形成的前复理石组合中出现火山凝灰岩和角砾岩。
特点
新全球构造理论出现后,裂陷槽的使用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裂谷支。有些著作中则将二者混同使用。由于地幔物质上隆,地壳张裂,在张裂系统中的某一支或某一部分出现洋壳和成长为洋壳海域,这种张裂系统可称为裂谷系。有时虽然出现大规模张裂,但最终任何部位的发展都未达到大陆地壳裂开、洋壳出现的程度,这种张裂系统应归属于裂陷槽范畴。裂谷系与裂陷槽的差异在地质历史时期是易于识别的。
裂陷槽常见于中元古代之初(18亿年),具有幔源岩浆活动,是基底固结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结束时无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裂陷槽不限于地台内部,也可在地台边缘或在半固结的基底上发育,又称边缘裂陷槽(marginal aulacogen)或短轴裂陷槽(brachyaulacogen)。俄罗斯米洛诺维斯基(E.E.Milonovsty,1983年)提出以强烈挤压结束的可称裂陷地槽,时代多为古元古代。裂陷地槽可与短轴裂陷槽相比。
裂陷槽中的沉积类型极为复杂,可有深水相的放射虫硅质岩,也可有海滨相甚至陆相碎屑岩,还可出现浅水稳定类型的石英砂岩和礁相碳酸盐或非稳定类型的复陆屑建造或火山复理式沉积。裂陷槽早期的沉积类型和几何形态类似于三叉裂谷中的不育臂,但与裂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裂谷系统是大陆拉张形成大洋的开始,而裂陷槽是大洋闭合形成褶皱带以后的陆壳在固化成熟过程中垂直增生的一种方式,而不形成大洋。但在拉张强度大,原来地壳相对较薄或裂陷槽较深的部位有可能出现规模不大,时代很短的洋壳,并在现存的地层中出现蛇绿岩或类蛇绿岩。裂陷槽的横剖面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一侧厚一侧薄的楔状,另一种是上部宽而下部窄的蘑菇状。
类型划分
裂陷槽可以分为大陆内部和大陆边缘两种。从时间上讲,有些出现于早元古代,大量的则出现于中元古代和晚元古代。它们的性质、形状,尤其是封闭方式均不相同。中元古代及更晚形成的裂陷槽,为长缝状或三叉型,接近于裂谷系,封闭时为平静的非造山式,在地层记录中只表现为上升剥蚀形成的平行不整合界面。
裂陷槽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火山活动以前有短暂的凹陷阶段,沉积有陆屑建造类型的碎屑岩和灰岩凸镜体。火山活动以后的沉积作用,是以陆相沉积结束,如罕达气裂陷槽、黑龙宫裂陷槽、老秃顶子裂陷槽、大河深裂陷槽和庙岭裂陷槽。另一个是一开始即是火山活动,同时有陆屑建造的沉积作用,最后以海相沉积结束,有的在末期还有一次局部的火山活动。如大民山裂陷槽、余富屯裂陷槽、宝力格庙裂陷槽、杨木岗裂陷槽和大石寨裂陷槽。另外,前坤头沟裂陷槽也可能是这种类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34
目录
概述
概念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