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流
词语
裂流是指在海浪和浅滩地形共同作用下,岸边的一股射束式的强劲水流。
术语介绍
裂流又称离岸流(Rip Current)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边一股射束式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是在海浪辐射应力和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波带,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回流入海的表面流。裂流的位置以及特征往往因海浪、地形和岸线形状等因素变化,通常出现在海底有沙槽上方水面,或向海突出的结构物、礁石两侧。流速大多在0.3~2m/s,最快可达3m/s,其长度可达到几十米到上百米。从水文地质角度,靠近热带地区的岩石海岸的海滩更容易产生裂流,落潮时裂流风险较其他时刻更大,夏季裂流相较更加严重。裂流可将游泳者迅速托拽至深水,造成恐慌而溺水。且其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是滨海游客的危险“杀手”。根据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NOAA)的统计,近年来60%~87%的海滩溺亡事故与裂流有关。从人群特征上来说,统计到的海滩溺水事故率最高的人群为10~29岁的少年、青年男性。
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洋部门已经建立起裂流灾害的观测、排查、警示、科普和预警报等公共服务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已经针对其全国重点沿海、沿湖海滩,开展了风险排查和裂流警示牌树立工作,并且形成了每日发布的裂流风险预警报服务。专门设立网站、设计知识问卷和拍摄科普视频,向公众宣传推广裂流避险知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西班牙、丹麦等也在裂流的监测预警和科普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滨海旅游业长期位居我国海洋产业首位,《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滨海旅游业占涉海经济增加值比重达46.1%,超过第二大涉海经济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2倍。然而我国沿海多数重点滨海旅游海滩有裂流风险和大量溺水事故记录,因此具有典型性。虽然大部分海滩浴场都选址在海底较为平整的区域,试图从根源上防范复杂水动力环境的可能性,但大量非泳区的开放海滩仍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甚至有冲浪者将离岸流作为进入深海的快速通道,即使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谨慎,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以裂流(离岸流)为代表的常规性水动力灾害长期威胁滨海游客的生命安全,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为滨海旅游的吸引力维护、海滩管理、事故纠纷处理带来了大量问题,严重影响滨海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滨海旅游灾害应对工作明显缺乏关注,相关风险排查、危险性评价、公众科普警示和风险预警等极为缺乏,减灾业务体系薄弱,致使大量游客置身于风险之中,是海洋领域的民生安全空白。我国对裂流灾害的科学研究也较少,仅在海岸环境地质变化过程、海滩养护修复、近岸浪-流的数值模拟等问题上吸引了少量的研究兴趣,而裂流的研究在国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关注热点广泛且趋于成熟,在裂流的机理、形态特征、危险性评价、逃生策略优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观测、试验、模拟等研究。此外,海滩溺水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认识到主要是由裂流造成的,公众对裂流灾害非常陌生,更无避险知识。我国将游泳等列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7号),但在青少年安全教育、救生员培训等教材内容方面几乎没有裂流相关知识。
考虑到我国裂流灾害具有常规性和典型性且长期受关注较少,为填补滨海旅游灾害防范的空白,2017-2019年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着手开展了我国沿海重点滨海旅游区裂流灾害风险排、公共警示、科普宣教等工作。这是国内外首次开展较为系统的裂流排查工作,形成并实践了RTK海滩剖面测量、无人机拍摄、染色示踪试验等相关技术方法,可准确定性、相对定量地对裂流灾害风险进行判定,首次成功开展了环保染料示踪试验,利用倾倒环保染料配合无人机拍摄,定量评估裂流的流速、流幅、流态,在我国浅海海滩发现完整的巨大裂流头形态,尺寸堪比美国、澳大利亚等深水岸线拍摄到的裂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地形动力学概化分析、精细化数值模拟、遥感影像分析、现场勘测等裂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编制了海洋行业标准《滨海旅游区裂流灾害风险排查技术规程》,为我国裂流灾害防范、滨海旅游规划、滨海旅游资源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排查结果,在中、高风险岸段设立科普警示标识,提醒滨海游人注意下海安全;此外,还针对热点海滩裂流溺水事故开展了快速调查,并通过中央地方媒体、网络、自媒体等渠道持续向广大公众进行裂流灾害的科普宣传,加强裂流灾害识别和自救等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滨海旅游灾害风险意识,以提升滨海旅游安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9 03:0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