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衣
词语
袭衣,读音xí yī,汉语词语,意思是尸衣,出自《礼记·曲礼下》。
解释
1.尸衣。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3.成套衣服。
出处
《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唐孔颖达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
《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唐孔颖达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清·夏炘《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
宋·文莹《
玉壶清话
》卷三:“﹝太祖﹞赐去华袭衣、银带,为右补阙。”《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诏尚书左司郎中汪应辰宴国於玉津园……加赐袭衣、金带、器、币有差。”
元·脱脱《宋史·夏国传上》:“保忠辞日,宴于长春殿,赐袭衣、玉带、银鞍马、锦綵三千匹、银器三千两,又赐锦袍、银带五百两,副马百匹。”
参考资料
袭衣
.汉典 zdic.ne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2 17:1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