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缚的奴隶
1516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
《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雕塑内容
雕塑中的人物如公牛一样健壮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虽然双臂被反绑着,但全身的肌肉都紧绷着,让人感到那里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相比之下,身上的绳索则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似乎仅仅成了装饰品。他的头高昂着,紧闭着嘴唇,眼睛圆睁着,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创作背景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请到罗马工作。尤里乌斯二世扬言要把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都集中到罗马来,美其名曰“保护”他们,实质上是想利用他们来为他实现宏大的墓葬计划,让米开朗基罗来设计“世界最大的”陵墓,供教皇死后享用。可是这个喜怒无常的教皇在设计陵墓期间,一再更改,否定原先的计划。米开朗基罗忍无可忍,只好毅然离开,逃回佛罗伦萨。教皇动用军事武装直捣中部意大利,使佛罗伦萨政府不得不强迫米开朗基罗回到教皇的身边。忍辱负重的米开朗基罗从1508年起,第二次为教皇设计陵墓计划,不仅作了大量他所不愿意作的壁画,还完成了全部雕像的任务。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这两尊作于1516年的奴隶像。
艺术鉴赏
主题
《被缚的奴隶》表现的是一个健壮的青年双手被反绑,但却毫不屈服,他奋力扭动身躯,想要挣脱束缚,对抗这不公的命运。奴隶的头和身体扭转成极大的角度,显示出被压抑的激情;臂膀上隆起的块块肌肉,体现着蓬勃的力量。这里所表现的与其说是个青年奴隶,不如说是全人类反抗暴政、为自由而战的崇高美德,更是雕塑家心中如火般激情的真实写照。
艺术表现
从艺术表现角度看,作者赋予了雕像以巨大的内在张力,这主要体现在人体的运动感和平衡感的统一之中。可以看到,在扭转的身躯和紧张的肌肉中,凝聚着巨大的力量,但整个动势从外表看比较平衡稳定。这种寓动于静、寓激情于理性美的表现手法,正是古典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精神。
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没有加工细琢的青年形象。尤其面部粗凿的刀痕,仿佛奴隶的苦难生活的自然印记,正突出了奴隶粗犷、勇猛的性格,反绑的两臂,强烈扭曲的身躯,高昂的头部,睁大的眼睛,紧抿的嘴唇,无一显示出不屈、挣扎和反抗。
历史传承
米开朗基罗把《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赠送给了罗伯特·斯特罗契,后者又于1548年把它们送给了法国国王法兰西斯卡一世,后成为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
后世影响
美国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家约翰·德·安德列亚,在他的题为《释放》的作品中,女性的姿势就来自于《被缚的奴隶》
作者简介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意大利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4:53
目录
概述
雕塑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