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裙,是对中国古代女子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统称。裙袄着装,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一直到民国。现代一般谈论袄裙时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袄着装。有人对于袄裙定义为上衣穿裙子外为袄裙,实际是比较错误模糊的定义,因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样外穿,
东晋十六国陶俑也显示此时代襦是穿于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义袄裙,而应该以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基本语境来定义袄裙一词。“袄裙”一般指的是明代有里子的双层的上襦和下裙(裙子一般为单层)的服装。
发音
袄裙,拼音 ǎo qún,注音 ㄠˇ ㄑㄩㄣ ˊ。
袄
袄,有衬里的上衣。袄从唐代开始大量出现在衣物疏内,替代襦成为日常的冬季御寒衣物,从后世宋明清等时代来看,袄的制作上一般保持长袖通裁开衩的特征,而开衩处多在两侧,唐到金代有单独开衩在身后的,则另称开后袄子,而相对的开衩在两侧称呼缺胯袄子,两侧后面都开的也有壁画显示存在。而女子用之于裙子搭配的多是两侧开衩的袄子。
袄子按长短可分袄子(又称短袄)、长袄两类。一般判定方法是沿用古代对“襦”的长度判定法,即不过膝盖为袄,过膝为长袄。
历代袄子按照领型可分为:交领大襟、对襟交领、圆领大襟、圆领对襟、竖领大襟、竖领对襟、方领对襟七类,这七类领型在明代都可以找到。(因为明代袄子与衫子的区别仅在于薄厚单复上,因此为了列图方便下面引图中可能会有用衫替代袄子的情况。)
明代袄子
直领
交领大襟,主要在明代流行于明中期,以及明后期的南方地区。(图1藏孔府白衣即为交领大襟)
对襟交领,对襟穿作交领的袄子流行于明初,在穿法上继承宋代,将对襟穿作大襟。
圆领
圆领大襟,如图2墨绿圆领衣物(孔府旧藏)。清代开始的所谓厂字襟衣物,最早的南北朝袄子也是多以圆领大襟做翻领的形象示人。
圆领对襟。暂不列图。
竖领
竖领大襟,又叫立领斜襟,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种类,基于直领大襟的基础上诞生而来。流行方向为从上层阶级到下层阶级渗透(即从常服类向便服类渗透),明后期资料中北方主流由竖领替代直领。而南方则依旧主流是直领。
竖领对襟,又叫立领对襟,明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种类,基于直领对襟的基础演化而来。流行同竖领大襟。
方领对襟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定陵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其中便出土了方领袄。
裙
历代搭配袄子的裙子品种繁多,如唐代采用破裙搭配衫子袄子,宋代采用百褶裙搭配衫子袄子。但因为袄裙一词现今多用于指代明女装,因此这里只介绍马面裙这个种类。
马面裙的词汇来源
马面裙为现代定义词汇。词汇名词出现时间偏晚,大约清代才出现。而所指代的裙装在宋代就已经演化出来。
明代(如《金瓶梅》等世俗小说)将同类型的裙子仅以“裙”称呼,有襕纹的称呼“襕裙”,有竖襕的称呼“缘襈裙”,而没有额外的词汇专门定义这类形制的裙子种类。但同时,马面褶这类词汇也已经出现。
而正式采用马面裙一词作服饰学定义的,是在近代。
1999年黄能馥、陈娟娟的《
中华历代服饰艺术》中将马面裙定义为:“前面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群门、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和系带”。此后以此沿用成俗。
马面裙的统一结构
裙门:马面裙有前后内外共四个裙门,平铺时可见三个群门,穿着时两两重叠,因此上身效果仅能呈现前后两个群门。穿着时露在外面的是外裙门,遮掩于内的是内裙门;位于人体前部的称为前裙门,位于人体后部的称为后裙门。裙门亦称马面。
裙联:即构成马面的两片布,一片为一联。《朱氏舜水谈绮》中关于裁裳法有如下记载:“自中及左一旁缝四幅,作一联;自中及右一旁缝四幅,作一联。两旁不相连。”在明代,男女裙式通为马面裙式。
裙胁:即每联的中间区域,主要打褶。穿着时在身体两侧。根据《朱氏舜水谈绮》,“两胁各做三个褶子。”
腰头:指马面裙上端束于腰部之处。晚清民初马面裙多以棉布为腰头,白色居多,取“白头偕老”之意。裙腰两端有襻以系带。
明朝马面裙
明代马面裙由宋代的马面裙发展而来,按群门可有宽裙门和窄裙门两类。如明代武进王洛墓的马面裙便有两种裙门数据,一种马面宽13~18厘米,一种宽31厘米左右。有明一代对于裙子的划分更多是基于裙子本身的工艺和装饰。如挑线、织金、泥银等。
襕裙
襕纹是明代的装饰手法之一,指代衣物上横向发展的纹饰。明代裙子的襕纹前期一般具有两条,一条在膝盖处,称呼膝襕,一条在裙底,称呼底襕。明前中期流行短袄短衫,因此搭配的裙襕采用膝襕宽,而底襕窄的分布。到后期长袄长衫开始流行起来,裙襕便变为膝襕窄而底襕宽。甚至只有底襕的裙襕分布。
如图3、图4中孔府所藏裙子,红色地的为宽底襕,绿色地的为窄膝襕,宽底襕。
缘襈裙
缘襈裙为明代命妇特有的裙种。其图像资料被完整的绘于《中东宫冠服图》中。其裙门两侧装饰竖襕,而底摆镶嵌横襕。定陵出土的裙子中便有此类裙子,不过在基本的缘襈之外还加入了膝襕。
清代马面裙
入清时,马面裙延续明末的白裙,褶裥细密,在后世被称呼为“百裥裙”。同时期诞生的,则有拼布工艺的“月华裙”,与弹墨工艺的“弹墨裙”两类。
入清后,马面裙在明代方布打褶的基础上,以方形布拼直角梯形布的制作方式(目前不明明代是否有此类制作方式,该类拼接方式广泛用于明以前的各类裙装),称呼为“阑干裙”。同时期流行的,还有装饰用的“凤尾裙”,虽然不属于马面裙行列,但一般在论文叙述时都会夹带上,因为其需要马面裙做底。
晚清时期,马面裙又在“百裥裙”的基础上,发展出“鱼鳞裙”,并传承留在戏曲舞台上。
月华裙
月华裙采用拼布工艺,因此清代两大裙种“阑干裙”与“百裥裙”都能采用月华工艺。以此制作的裙装统称月华裙。月华裙诞生与清早期,因此在早期应是百裥月华裙为多数。
清代人士对于月华裙的态度褒贬不一,如叶梦珠夸奖月华裙“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扬绚烂”。
也有李渔认为月华裙丑,“不甚美观……艳妆村妇而已矣”。
“月华”的之名在明清时代多指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八月令》∶“月之有华常出於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见于十三、十七、十八夜。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绣无异。华盛之时,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时始散。盖常见之而非异瑞,小说误以月晕为华,盖未见也。”
凤尾裙
“凤尾裙”一词在清代乾隆时期开始有记载,凤尾裙最早记载见于清代,是乾隆初年扬州一种民间时装,“裙式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有符合这种描述的凤尾裙收藏。它由一条腰头、若干条相互分离的裙幅“凤尾”组成,凤尾裙也可被分类到戏装中,因为不能完全遮体,不可单穿,应在内搭配马面裙。但各大博物馆现存的凤尾裙都不能反映出清代凤尾裙的原貌,只是清代记载的凤尾裙的一种延续和风格化的变体。
凤尾裙在后期演化中,逐渐变成仅装饰于“阑干裙”与“百裥裙”两侧,与马面连为一体。当然也有单独的存在。
阑干裙
阑干裙,又被写作栏杆裙、阑杆裙。是以方布加直角梯形拼接的手法制作出来的,因为避免摩擦导致缝合处抽丝损坏,清代把缝合处穿外面然后用竖条包住缝合处,就是所谓的栏杆。有的阑干裙仍遵循明代形制,于两胁处打大褶,褶子以每胁中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向中间捏褶(基本是每片布一褶),有的阑干裙则不再于腰头处打褶。
玉裙:阑干裙的品种之一,两侧共打褶24个为玉裙。因为阑干裙每片梯形布一褶一阑干,因此制作时需要用到24片直角梯形布拼接。
百裥裙
明确继承自明代末,由 一整幅布打褶而成。
百褶裙的“百”是虚指。裙两胁处打褶,褶裥细密。(如图5 鱼鳞褶马面裙)以每胁中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向中心打褶,一般每胁打 25 至50 褶左右,最多的能到每胁100。
普通百褶裙的褶为压制而成,不以缝线固定。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有词描述了苏州女子身着百褶裙的娇美身姿:“江南好,艳饰绮罗仙。百裥细裙金线柳,半装高屉玉台莲。故故立风前。”
鱼鳞裙
由百裥裙发展而来的清末品种。折裥之间用丝线串联交叉成网,因展开后形似鱼的鳞甲,故被称之为鱼鳞百褶裙。”
《清代北京竹枝词》所咏:“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袷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足以见得鱼鳞百褶裙在晚清时期流行一时。
民国马面裙
民国初年,受到留日归国女学生影响,袄裙样式趋于简洁、合体,门襟、领、袖和下摆出现较多变化,形成各种款式。其中短袄长裙以其朴素简洁、淡雅的风格受到青年女学生的青睐,成为女学生装的主要形制之一。到了民国中、后期,西方上衣下裙的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了袄裙的流行趋势,袄裙开始趋于华丽,特别是裤式裙和裙裤的流行,使袄裙装常变常新。款式的灵活性使袄裙装在 20 年代末成为时尚流行的载体。
民国时期也沿用“马面”称呼女性下身服装的前后平整的裙幅部分。中华民国建立元年就颁布《民国服饰法典》,把这种中置阔幅及两侧褶皱的女裙作为中国汉族女性日常服饰中重要的一种礼服加以推广。尹伟琴《民国时期江南妇女的服饰变化》一文中提到此种裙子的样式是“有中幅平(也称马面),左右打裥,裙腰两端用带束起”。可见马面裙的余绪在民国依然存在。在近代服装西化的过程中,女性裙装逐渐由两联式演化为一联布幅的套裙,这些两联式的裙装也被视为古董,被后人以“马面裙”命名清代的女裙,进行收藏研究。虽然用后来人的定义来形容更早时期的物质的做法有待商榷,但从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角度来看,沿用“马面”这样的俗称突出特点。
民国时期出现了在马面裙基础上产生了些许变化的女裙。如具有前后马面,但并非由两联交叠组成,而是将两联二合为一,省去交叠部分后形成只有一联的围系式女裙;具有前后马面的套穿式女裙。和具有两裙联结构却不具备马面特征的女裙。
上衣下裙的女装后来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断简化,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中幅的马面裙逐渐被淘汰,斜裙、绕膝裙、喇叭裙、百褶裙、节裙等逐渐流行。
围系式女裙
此裙为套穿式裙,裙腰处有便于穿脱的开口,以暗扣固定。
探源
这里说的“袄裙”是
中国服饰史女装的一种通称,不是固定术语,袄是袄,裙是裙。
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有交领、竖领、方领、对襟等。此外,明代的女袄衫和男袄衫一样,也有直袖和箭袖。
很多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无论是衣在内还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两截样式,都是汉族女装区别北方少数民族女装的一大特点。
PS:明代是否仍有衣在裙内的袄裙,因为没有实物证据,明人所绘仕女图为宋式,绘制前朝这是历代仕女图的一大特色,不可作为凭证。
主要影响
明代盛行衣掩裙的袄裙打扮,清朝汉女装继承了大体款式。袄裙的款式也影响了朝鲜宫样以及中国其他民族。
到了明朝中期,长袄为立领、斜襟、窄袖;短袄为低领、宽袖,袖长齐肘,袖口肥大宽直。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到了民国在日本留学生的影响下,年轻妇女穿用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不用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称“文明新装”。
文学描写
“系一条,元青半白长裙子;穿一件,月白还新细布衫。”
“月蓝素色珠边袄,.....下系银红百裥裙。”
“头戴飘摇巾,内穿荔枝色
云缎袄,外披白绫花鹤氅,脚下大红绸履。”(男装)
“原来日间楚卿穿的石青色袄,却没有荔枝色袄。”
袄裙款式
体制:汉服——袄裙
基于古代汉服袄裙的基础上,现代汉服袄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进一步发展,更加规范。袄长一般至少到中腰。
袄裙的基本特点:
1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
2上衣袖口是封口,有琵琶袖、窄袖等等款式;
3下裳为马面裙等。
场合:袄裙是现代汉服的简洁礼服(一般国庆节、春节、生日、成人节、结婚日子等大节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