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潜华,汉族,湖北省孝感市人,1963年10月生,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4年7月毕业于
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系,1984年9月进入
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攻读农学专业水稻生理生态方向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8月进入湖北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被聘为副研究员。2000年10 调入
海南大学农学院从事杂交水稻和优质水稻育种研究与教学工作,2003年12月被聘为研究员。先后参加863-101-01专题新育成不育系联合鉴定(1995~2000),863计划长江流域不育系繁种基地选址预备试验(1995~1996),863计划中试开发项目-两系法杂交稻试验试种和示范(1995~2000),863计划长江流域超级杂交水稻选育(1998~2000),863计划杂交水稻和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建设,863计划超级杂交水稻新种质创建与育种新途径研究(2001-2003)等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863计划水稻突变体库的建立(1999~2001),863转基因水稻南繁的环境与安全性评估项目(2002-2005)。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的基因漂流研究”课题(2009-2011),主持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项目“海南稻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2010-2012)项目,并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现任海南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
海南大学香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包括: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以及
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撰写人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论文,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先后获得海南大学“两吴”科研奖二等奖(2002)、中国科协2004学术年会(海南)优秀论文奖(2004)、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2004)、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海南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2009)等。合作出版的学术著作两部被认定为“863生物高技术丛书”,对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影响,一部著作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农重点图书”,著作《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被多家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越南、缅甸和菲律宾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
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种子学》、《农业气象学》等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硕士研究生《农学概论》、《作物高产的理论和实践》、《作物遗传育种Seminar》、博士研究生《作物种质资源》、《农业生物技术Seminar》等课程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