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洛(1876—1962)字素民,上海市宝山县人。清末秀才。曾任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首批馆员。1962年1月29日,袁希洛因煤气中毒去世。
人物生平
袁希洛(1876—1962)字素民,上海市宝山县人。是清末秀才,曾就读于龙门书院,以后留学日本,191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1907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在苏州任江苏都督府法制参事。在陈其美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各省代表时,袁被推为江苏代表,参与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盛典,会上,孙中山接受“中华民国时大总统印”,后来,袁世凯复辟称帝,袁希洛通电抗拒,受到袁世凯通缉。
袁希洛重返教育战线,先后任省立二中校长、法制学校教授、南菁学校校长、同济大学附中部主任等职。
1927年3月,北伐军将要到达上海宝山,北洋军阀委派的原宝山县长闻风而逃。宝山地方士绅公推袁希洛维持秩序。袁希洛组织声势浩大的工人起义,使军阀和外国侵略势力都惊恐万状。袁希洛把收缴到的武器弹药支援起义工人,并劝说吴淞炮台守军放下武器,为北伐军顺利进入上海创造条件。当时,起义者一致推举袁希洛任宝山县长,因省长白崇禧阻挠未成。
同年10月,袁希洛出任崇明外沙行政委员。到任当夜,就有土匪骚扰汇龙镇。当地官员劝他快去暂避,谨防不测。袁希洛说:“我是行政委员,负有守土之职。若怕土匪,真是天大笑话”。随即把警察喊来,鼓励他们大胆防御,坚守岗位。事后,他就去省府请求派兵进剿,将匪首潘开道击毙;顾同惠生擒。袁希洛倾听外沙人民要求设县的呼声,为设县多次奔走于省府。1928年1月省府同意设县,定名启东,2月,委袁希洛为首任县长。袁3月1日受印任事,推行廉洁政治,利用征收地方特捐的微薄收入办学校,装电话,筑大同至汇龙的公路,在永隆镇外堤用石排沉江保坍,为启东的建设事业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他考虑到照顾本县盐民生活和减轻农民吃盐负担,同有关方面谈判,改变过去被迫销售浙江盐的不合理做法,实行浙盐与启东盐并销的办法,深受欢迎。
同年11月8日,袁希洛撰写《启东设县碑记》。
1929年2月,袁希洛率公安局长朱镇庚、警察队长沈维岳及警察2个排,开往小黑沙、公司镇再次剿匪,驱逐海匪潘开渠出境。
袁希洛为启东人民设县治政,触犯了崇明豪绅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竭力反对,当县长刚满1年就被迫离任,启东地方人士派4辆公共汽车隆重欢送至川洪港乘船离境。
1929年—1936年,袁希洛先后任太仓县长、省保卫委员会委员、南汇县长、宝山县参议会参议长等职。
1938年,袁希洛隐居上海法租界,生活清寒,以写对卖字为生。日本侵华当局曾要他出任江苏省伪政府主席,他断然拒绝。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写文章抨击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寄给《苏报》被退回,他就自己缮写油印,到处散发。1946年,袁希洛被推为“国大”宝山县代表,他在“国大”讲台上发言时说:“现在打内战,老百姓太痛苦啦!”越讲越激动,涕泪俱下,哽咽不能自制。
全国解放后,袁希洛被上海市长陈毅聘为市府参事处参事,还担任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市文史馆首批馆员。曾将毕生经历和见闻,撰写成十多万字的回忆录。他晚年还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曾写信向毛泽东提建议,毛主席亲笔复信加以赞赏。后来,党中央派人接他去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2年1月29日,袁希洛因煤气中毒去世,终年86岁。上海市政府为他召开追悼会,《解放日报》专门登载了他的照片和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