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正德版《袁州府志》是由明代
严嵩(1480—1567)纂修。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刻印,是现存《袁州府志》中最早的刻本。该志共十四卷,四十一目,记述了明朝袁州府辖区内建置沿革、山川形胜、风俗土产、户口税赋、城池坊巷、公署学校以及兵卫、职官、科第、人物、祥异、艺文等内容。是了解和研究赣西历史人文、感受
袁州厚重文化积淀的珍贵历史档案。
清
乾隆《袁州府志》,由袁州知府陈廷枚、袁州同知杨应瑶主修,熊曰华、鲁鸿主纂。此次影印出版发行的乾隆版《袁州府志》共十六册凡三十八卷,首一卷,共计2356页,约53万字。卷首为序文、凡例、目录、修志官阶姓氏、绘图等。正文三十八卷分为沿革、星纪、疆域、山川、营建、户口、物产、田赋、屯运、恤政、风俗、学校、祀典、武备、封爵、秩官、选举、名宦、人物、列女、古迹、方外、艺文、轶说等类目,各类目之下再分细目,共七十九项。体例之完备,记述之详细,可谓此前各版府志之集大成者,也是历修《袁州府志》中卷数最繁复的一种,对后世各版府县志书的编纂产生了较大影响,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版《袁州府志》即将刊印之际,主持修志事宜的知府陈廷枚于任上去世。正是得益于以瑞州同知奉檄署理袁州府事敏文(满洲人,进士)的支持,乾隆版《袁州府志》最终付梓成书。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著作《
子不语》中,有一则题为《袁州府署大树》的志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为袁州太守敏某。但查阅乾隆纪年以后的各版《袁州府志·职官》,均未见记载,或疑为虚构人物。而乾隆版《袁州府志》卷首载录有署理袁州府事敏文所撰序文,可知其人为敏文无疑,廓清了一桩历史疑案。清乾隆版《袁州府志》的影印出版,将为袁州古城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弥足珍贵且翔实、丰赡的基础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