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中国黄梅戏女演员、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劳动模范、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副团长、安徽省特殊津贴享受者、安徽省“六个一批”青年优秀人才、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安徽省青年先锋、中共党员、中共二十大代表、师承
吴亚玲。
个人简历
袁媛,女,
黄梅戏新秀,出生安徽
合肥,是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里一名非常优秀的青年演员。袁媛扮相俊俏秀丽,嗓音甜美、动听,表演清新洒脱。国家一级演员,是一位颇有艺术前途的戏曲明日之星。
在黄梅戏舞台剧《
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女驸马》中饰演
冯素珍、《红梅赞》中饰演江姐、《孔雀西北飞》中饰演刘金芝、《五月的鲜花》中饰演童华、《遍地月光》中饰演多多、《红楼梦》中饰演
薛宝钗、《唐诗宋词》中饰演青衣、《牛郎织女》中饰演织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祝英台、《
戏牡丹》中饰演白牡丹等角色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11频道举办的戏曲晚会,曾出访意大利,法国,
葡萄牙,
西班牙,
菲律宾,
非洲,
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文化交流。
2009年曾参加国庆60周年大型
庆典活动,饰演安徽彩车上的七仙女。
2023年1月22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开场节目中参演黄梅戏《女驸马》片段。
2025年1月1日,参加 “2025新年戏曲晚会”,表演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中共二十大代表。
奖项荣誉
2016 荣获
安徽演艺集团 2015 年度演艺“走出去”先进个人
2013 年获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文艺类)青年英才称号
2013 年获 2011--2012 年度
省直机关“
优秀共青团员”
2013.10获中央电视台第二季“寻找七仙女”全国黄梅戏电视大赛 金奖冠军第一名
2012.12获首届全国黄梅戏广播大赛十佳演员之首
2013.5获第六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2009年 9 月 获全国“产业,行业”戏曲大赛 银奖
2005.6获安徽省数字青年代言人大赛最佳才艺奖
2021年11月,荣获2021年度安徽省
巾帼建功标兵。
2022年11月,被授予 “安徽省
劳动模范”称号。
2023年5月21日,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论文著作
1.神州 2012 年 8 月下旬《红梅花开耀如火,有志之人事竟成演出大型黄梅戏清唱剧《红梅赞》杂感之二三》;
2.剑南文学 2012 年 8 月下
半月刊《浅谈黄梅戏艺术未来发展之努力方向》;
3.魅力中国 2016 年 1 月《演出黄梅戏“唐诗宋词”的感想》;
4..青春岁月 2016 年 4 月《七仙女人物塑造浅析》;
5.
北方文学 2016 年 4 月《从新剧《唐诗宋词》看黄梅戏的探索之路》;
6.西江文艺 2016 年 5 月《黄梅戏接轨现代元素,展望未来》;
7.大经茂 2016 年 9 月《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8.青年时代 2016 年 10 月《浅谈编剧、导演、演员三者之间的微妙关联》。
黄梅情缘
恋上黄梅
2012年23岁的袁媛,她说起戏来已是头头是道,她解释说:“自小学二年级误打误撞业余学
黄梅戏算起,跟黄梅戏相伴也有15年了。”
经历传奇
说到自己学黄梅戏的缘起,袁媛睁大眼睛,用“经历传奇”四个字来概括。“小时候妈妈想送我到省艺校学声乐,哪知学校没有这方面的
培训课程。老师告我妈有业余黄梅戏培训班,教戏也教唱和跳,我妈一听学的东西挺多,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袁媛说,她误打误撞开始学黄梅戏,其间妈妈一度让她别再学了,“我说其他
兴趣班可以不上,唯独黄梅戏不能停,我还用
压岁钱交了学费,就这样妈妈被我感动了,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袁媛从省艺校黄梅戏首届大专班毕业后,于2006年底进入省
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我以前在团里基本上演才子佳人这类戏,因为都是老戏传承下来的,所以可借鉴前辈的表演方法。”她告诉记者,她头一次排演了大型黄梅戏
情景剧《红梅赞》,扮演江姐,“这是一种新的舞台形式,以前唱戏舞台上不会有乐队,但这回有,唱腔念白俱全。我们到好多地方演出,包括走进高校,反响都特别好,走廊过道里坐得满满的。”她挺骄傲的,“这回演
现代戏完全靠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我看了《
红岩》的小说,还借鉴了不少其他剧种的表演手法。”
演花旦不易
虽说老戏有前辈可资借鉴,但上了舞台真要表现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女驸马》里,
冯素贞父母嫌贫爱富,诬陷女儿青梅竹马的李郎,冯素贞一上场那个情绪是烦躁郁闷的,怎么表现,唉声叹气,眼神迷茫。人高兴的时候
眼角是上扬的,但垂头丧气时眼角是下垂的。”袁媛告诉记者,为了表现好这个情绪,她在家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眼角下垂到什么角度都有细微区别。”说到戏,袁媛滔滔不绝。
“有时候生活里挺开心的,但演的是个苦角色,一上台该哭的地方就要哭出来。”
她说这是
黄梅戏演员的
职业素养:“妆一化好,音乐响起,我就不是袁媛了,我是戏中人,我要尽心体会
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情到浓处眼泪自然就流出来了。”
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演出是2009年到云南那次,当时得知外公过世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可在舞台上演《
天仙配》中的二姐,只要站到了舞台上,我就是一个黄梅戏演员,那时自己的一切都要忘掉。”
袁媛天生与黄梅戏有缘
袁媛是这次“明日之星”评选的第一名,也是青春版《天仙配》中七仙女的扮演者。在“明日之星”专场演出中,袁媛表演的黄梅戏《
江姐》选段“
春蚕到死丝不断”压轴登场,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而这部《江姐》,正是袁媛进入省黄梅戏剧院的第一部大戏。
提起为何走上黄梅戏演员的道路,袁媛直言自己天生与黄梅戏有缘。“从小家长就给
我报了很多兴趣班,希望我能全方位发展吧。但我自己比较喜欢唱歌,最后只保留了这一个。8岁那年,妈妈想给我报个省艺校的声乐班,但那会儿还没变声,学声乐不太合适,兴趣班的老师就推荐我妈报黄梅戏,说有唱有跳有表演,我妈觉得内容涵盖得很多就报了。”13岁时,袁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省艺校黄梅戏首届大专班,“那时家人并不想我以此为职业,但我特别坚持,妈妈就说你能考到前三名就给你上,结果初试复试都是第一,所以这也是我跟他们磨来的结果。”
在艺校学戏的日子,袁媛很刻苦。“唱腔、身段学习还好,当时我基本功基本为零,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下腰掰腿翻跟头倒立什么的,痛得我眼泪直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练功服每天都是脏兮兮的。周末回家,妈妈看到很心疼,我说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凭着一股子冲劲和毅力,袁媛顺利完成学业,并被选入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随后在剧院跑了5年龙套,但这对她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和
学习过程。
袁媛说,成为一名黄梅戏演员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梦想,“未来不会想太多,演好每一场戏,踏踏实实简简单单坚守在舞台上就够了。”
将黄梅戏唱响海外
“这次去印度参加‘中印旅游年’交流演出,希望我的表演能让印度民众记住黄梅戏,爱上中国传统戏曲。”“
90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袁媛12日在接受
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印度举办的“
中国旅游年”将于1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期间,由50余位安徽黄梅戏演艺人员组成的表演团队将为当地民众奉献一场《
天仙配》戏曲大餐,袁媛担任女主角“七仙女”。
多年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先后到过美国、法国等30多个
国家和地区。袁媛介绍道:“剧院每年至少会有三四次像这种比较大型的出国演出,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很好的出国锻炼机会。”
“每次出去演出,剧场都会座无虚席,不仅是华人华侨,也会有外国戏迷。他们虽然听不太懂,但知道这是
中国传统艺术,便会好奇地前来观看。”袁媛还说,国外的观众很少有提前离场的,并且在每次演出结束之后,都会有长达十分钟左右的掌声。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
采茶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
采茶调,是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名扬海内外。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走路会随口哼上几句,这已经成为袁媛的“
职业习惯”。她说:“自小学二年级误打误撞业余学黄梅戏算起,跟黄梅戏相伴也有十多年了。”袁媛说起戏来头头是道:“黄梅戏在整个戏曲行业里发展还算比较景气的,这与黄梅戏通俗易懂、好听好看的剧种特色以及政府的支持分不开。”
此次去印度演出的便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推出的新视觉黄梅戏经典《
天仙配》。
众位仙女衣袂飘飘,从天而降;槐荫树开口说话,为董永、七仙女做媒……这些在传统舞台演出时难以实现的场面,在新版本中都可以看到。袁媛认为:“不管是
3D技术,还是
LED大屏的运用,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对古老戏曲进行的一次有益改革尝试。”
袁媛表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推出新剧《唐诗宋词》,以情景演唱会的形式给观众演绎出不一样的“唐诗宋词”。
作为黄梅戏新生力量,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有压力,但我们也相信自己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袁媛称,虽然前辈是很难超越的,但他们一定能演绎出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七仙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