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奎荣
原桂林理工大学教授
袁奎荣(1930-2001),男,1930 年5 月17日出生,浙江嘉善人,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科技工作者。1952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桂林工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 教授,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副院长,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 院长,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顾问,广西地质学会理事长,广西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宝石协会观赏石委员会主任,桂林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2001年4月2日逝世。
人物生平
1952—1980年,他在中南矿冶学院(曾更名中南工业大学,现更名为中南大学)地质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1979年起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其中,1954年任中南地质局地质普查队长,1976年担任海南富铁矿会战负责人,1977 年在海南岛富铁矿科考中首次发现海南岛存在有海西古地槽,继而提出华南存在有独立旋回的海西花岗岩。在花岗岩构造学上将花岗岩类中的片麻状定向构造划分出7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其成果发表在希腊著名的“The Crust”杂志上。1978年任新疆阿尔泰富铁矿科学考察队队长。1980年调入刚创建的桂林冶金地质学院任教授及中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副院长和院长、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所长、杭州宝石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中华奇石馆、昆明昆百集团珠宝公司、浙江省宝石协会、宁波宝石协会、武汉雅石珠宝研究所等多处高级顾问。
个人荣誉
袁奎荣教授编撰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他所领导和参加的国家“六五”(即第六个五年计划)锡矿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一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所主编的《1:100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及预测图》是国内外第一幅运用隐伏花岗岩理论和方法编制的隐伏花岗岩分布及预测图,其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仍属开创性的研究领域,经生产实践证明,找矿效果显著。此外,获省、部级科技三等奖四项。1985年和1989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88年5月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列入《世界名人录》。1990年被选入《国际有贡献的学科带头人》,1991 年被选入《国际科技精英》,同年被授予“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三次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全国总工会十一大代表,中国科协四大代表。
研究方面
对珠宝,观赏石和花岗石的研究
袁奎荣教授1987年以来致力于珠宝、观赏石和花岗石建材的研究和开发。1987 年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开始培养珠宝硕士研究生,1989年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四年制本科珠宝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在国内率先为珠宝界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其中一部分已成为珠宝界的技术骨干。编著了中国第一部观赏石方面的著作《中国观赏石》,首次对130种造型石、纹理石、文房石及矿物化石等基本特征、品种、品级、产状、产地等,以及国内外观赏石贸易特点、市场信息、市场预测及研究动态作了详细阐述,对弘扬中国石文化和开发利用观赏石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袁奎荣教授对翡翠,特别是优质翡翠的成因与显微构造的关系及用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等理论来预测和评价翡翠赌石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果。所编著的中国第一部花岗石建树方面的著作《花岗石与石材开发》和所从事的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对中国石材开发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面
80年代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袁奎荣教授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其中4名硕士研究生和6 名博士生现从事宝石矿床的开发和研究,如山东蓝宝石、湖南钻石、中国珍珠、缅甸翡翠、红宝石和祖母绿等成矿规律、鉴别特征等。他多次应邀到日本熊本大学、名古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澳大利亚拉楚普大学和新英格兰大学、英国南阿普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和瑞士等十几个国家考察地质、珠宝及观赏石行业并作学术报告,了解并掌握了大量珠宝行情和信息。三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为7-7 宝玉石组的中方召集人,为促进国际间的地学交流和提高中国学术地位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在地学界和珠宝界享有较高的声望。
出版图书
事迹
患病期间坚持工作
袁奎荣教授晚年不幸身患重病,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手术,他凭自己的信念和毅力,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在他患病期间,他时刻不忘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抱病主持了国家305项目成果验收会,先后到上海、杭州、北京乃至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在学院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硕士点申报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并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在学院(指桂林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前期,作为大会特邀代表,尽管病魔使他日不能吃,夜不能寐,但他仍电话索取学院党委工作报告和其他大会文件。
人物评价
袁奎荣教授把全部身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他深爱的地质和珠宝事业,就在他1996年以后的生病期间,还撰写了科研论文15篇,并多次去杭州、北京、天津、上海、桐芦等地讲学和协助工作。
袁奎荣教授的一生是为中国科教兴国奋斗的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是为中国珠宝、观赏石和建材开发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地质界、珠宝界和观赏石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袁奎荣教授,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向袁奎荣教授学习,为中国地质、珠宝和观赏石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告慰袁奎荣教授在天之灵。
安息吧,敬爱的袁奎荣教授!我们全体桂理工人一定会铭记您对学校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会继续秉承“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为把桂林理工大学建成广西一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袁奎荣教授
学术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1、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袁奎荣等)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中国观赏石(袁奎荣,邹进福等),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3、青海锡铁山隐伏铅锌矿床预测(袁奎荣,肖垂斌,陈儒庆等).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4、1∶100 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与预测图(袁奎荣,刘家远)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6.
5、花岗岩与石材开发(袁奎荣,邹进福)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8
完成科研项目
负责完成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1、 花岗岩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4.1~1986.12.
2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8.1~1991.12.
3 、个旧- 大厂及其外围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找矿远景研究. 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参加与领导),1981~1985.
4 、东准噶尔富碱花岗岩地质意义与含矿前景研究. 国家三O 五项目(与刘家远等),1992~1995.
译文
1 、普通岩石学简明教程(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B1B1 祖布科夫著.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57.
2 、轻金属冶金译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中南矿冶学院情报室.
3 、国外磷矿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4 、核原料地质概况(英) . 奈尔格尔著. 二机部内部出版.
论文
1  湖南丁宁湾伟晶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1956.
2  湖南望湘花岗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1958.
3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内部) . 1958.
4  广东某地角闪斜长煌斑岩与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1959.
5  广东某地花岗岩与热液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1960.
6  某地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内部) . 1960.
7  华南某地花岗岩及其所含锆石变种的初步研究(与林绍标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科研论文集,1962.
8  华南某地地洼型花岗岩的特征. 全国岩矿会议论文集,1963.
9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时代及平桂地区锡矿成矿时代问题(与吴正阳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1966.
10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成因问题(与何柏安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1966.
11  岩浆岩地区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1973.
12  不同成因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其工作方法.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1973.
13  岩组分析基础. 二机部230 研究所专题报告,1974.
14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与李公时、梁金城合著) . 中国南方富铁矿资料汇编,1976.
15  鄂东南某富铁含矿断裂带的初步研究(与王祖宣、陈兰桂、侯光汉、易诗军合著) . 地质力学论丛.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4) . 又见: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7.
16  岩组图的制作法.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7.
17  海南石碌铁矿的成因及富铁矿与构造的关系(与侯光汉、李公时、梁金城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 (3) .
18  海南岛西部海西地槽的发现及其对铁矿的意义(与梁金城、朱敏达、李公时、侯光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3) . 又见: 冶金部地质司冶金地质科研成果(摘要) 汇编,1978.
19  新疆阿勒泰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问题(与陈兰桂等合著) . 冶金部专题科研报告,1979.
20  新疆阿勒泰海相火山岩及其与铁矿的成因关系(与易诗军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增刊. 又见: 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79.
21  从海南石碌铁矿六、七层的构造分析谈石碌铁矿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3) .又见: 全国铁矿科研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79.
22  再论海南岛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海西地槽与铁矿找矿问题(与梁金城、朱敏达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
23  姑婆山里松花岗岩原始形态恢复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 . 又见: 南岭花岗岩学术会议资料,1981.
24  海南岛西部阳起石岩—变质火山岩的原岩恢复问题(与李公时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2) . 又见:湖南地质学会论文集———矿物岩石专辑,1980.
25  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与杨心宜、梁金城等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 (3) . 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南京: 1982) 宣读.
25′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rcynian granites of South China. 1982.
26  姑婆山锅状花岗岩基的构造分析.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资料.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2.
26′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an - like granite of Gupushan. 1982.
27  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的初步研究.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论文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2) . 构造地质论丛,1985,(5) .
28  华南花岗岩类中Ⅰ型- S 型与磁铁矿成矿系列- 钛铁矿系列的不固定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3) .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2.
28′ The unf 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 type - S type and magnetite series -ilmenite series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2.
29  华南花岗岩断裂带热液银金矿床的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邓燕华、盛云台、张乐凯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3,(3) . 又见: 冶金工业部黄金情报网: 银金矿产选集(2),或成都: 全国第三届矿床会议论文,1984.
30  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南宁: 国际锡矿地质学术讨论会交流. 又见: 国际锡矿学术讨论学术论文摘要汇编,1984.
30′ The role of granites in tin metallogenesis of South China. 1984.
31  断块构造对中国南部花岗岩内生锡矿的控制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北京: 首届全国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大会交流.又见: 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
32  The tectonic envi ronment and endogenic tin metallogeny of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Yuan Kui rong and Yang Xinyi,Greece : The Crust,1985.
33  Gneissic Orientation St ructures in granitoids and thei r genesis. Greece : The Crust,1985.
34  陆缘地体增生构造的多期活动——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成矿环境(杨心宜合著) . 澳大利亚: IGCP - 220 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1986.
34′ Multiperiodic activation of the accretionary st ructu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terranes - geotectono - metallogenesis environment of tin - bearing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6.
35  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矿特征在华南中生代花岗岩锡成矿演化上的意义(与金跃群、杨心宜合著) . 瑞典: 第六届国际矿床会议,1986.
35′ Signif icance of metallogenetic and diagenetic f eatures of Huashan suite to tin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granites in SouthChina. 1986.
36  陆缘地体增生与广西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3) .
36′ Accretion of coutinental marginal terrances and the granites in Guangxi with relation to metallogencsis. 1988.
37  个旧—大厂地区隐伏花岗岩及找矿意义(与王玉梅、刘 生合著) . 桂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钨锡矿床会议交流.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30 周年校庆论文集,1986.
38  有关广西花岗岩的几个地质问题(与刘 生合著) . 广西地质学会年会资料,1986.
39  花岗岩内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87.
40  广西地区隐伏花岗岩预测及锡矿找矿意义(与王玉梅、杨心宜合著) . 桂林: IGCP - 220 项目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1987.
40′ 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granites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exploring tin ore deposites in Guangxi areas,1987.
41  大陆地体增生、演化对花岗岩构造环境及特征的制约(杨心宜、沙连堃合著) . 广州: 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学术讨论会宣读,1987.
41′ Accre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terrances as a cont rol over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87.
42  隐伏花岗岩和矿床预测与地体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构造学术会议论文,1988.
42′ Terranes in relation to hidden granite and ore prediction. 1988.
43  二叠纪以来中国主要大陆块漂移特征(与郭福祥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论文,1988.
43′ Drif t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ntinental blocks of China since Permian. 1988.
44  花岗岩隐伏“体中体”的预测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四川眉山: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
45  隐伏花岗岩“顶上带”综合模式与深部找矿. 南京: 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学术讨论会论文,1988.
46  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与王玉梅、杨心宜、刘家远合著) . 华盛顿: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1989.
46′ Hidden granites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ore deposits. 1989.
47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 (1~4),1990 (1~2) .
48  地体构造对中国金矿成矿特征及规律的制约(与杨心宜、刘 生合著) . 沈阳: 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
48′ Cont rol of terrane tectonic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metallogenesis of Chinese gold deposits. 1989.
49  广西平桂地区隐伏锡矿预测及其找矿效果(与刘文龙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
50  “顶上带”在预测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中的重要意义.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
51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
52  岩浆侵位定位构造分析———隐伏含锡花岗岩预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刘文龙合著) . 南京: IGCP - 282 项目第一次国际会议,1989.
52′ The analysis of magmatic emplacing st ructures : A 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ve research of hidden tin - bearing granites. 1989.
53  平桂地区花岗岩浆侵位定位特征与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1989.
54  广西花岗石石材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前景的初步研究(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1989.
55  中国北方隐伏花岗岩预测与深部找矿问题(与刘 生、邹进福合著) . 沈阳: 首届北方花岗岩会议,1989.
56  隐伏花岗岩与盲矿体找矿问题(与邹进福合著) . 地质找矿新进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采矿情报网,1990.
57  花岗岩固态侵位与隐伏矿床预测(与陈儒庆合著) . 矿床地质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58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91.
59  初论中国观赏石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与刘文龙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 又见: 全国有色冶金岩矿地化学术会议大会报告,1991.
60  欧洲珠宝业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与尹宗烈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
61  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的进展和展望(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3) .
62  走在前沿的广西珠宝教育和科研. 广西珠宝,珠宝科技,1994,(增刊) .
63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中国宝玉石,1996,19 (1) .
64  翡翠的矿物成分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矿床地质,1996,15 (增刊) .
65  中国观赏石事业的前景预测(与邹进福合著) . 矿床地质,1996. 15 (增刊) .
66  华南中生代隐伏花岗岩成矿与基底地体关系(与杨心宜,陈儒庆,郭福祥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8.
66′ Mineralization of mesoioic hidden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 ship with basement terranes. 30 th international gteological congress,1996,8.
67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8.
67′ Crust color and crure - stone prognosis of jadeite jade. 30 th inter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e,1996,8.
68  关于利用和开发中国观赏石资源的建议(与周 军,袁 雁合著) . 中国地质,1998,(1) .
69  翡翠赌石的地质预测(与陈志强,袁雁合著) . 云南地质,1998,(3,4) .
70  观赏石的评价(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1.
71  东西方人的藏石风格(与周军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1.
72  大力培育观赏石市场(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1.
73  中国观赏石(与邹进福,刘文龙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1.
74  X 光岩组分析在中国珍珠组构上的应用(与邓燕华,马红艳合著)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 (5) .
75  优质翡翠与显微构造的成因关系(与邓燕华合著) .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 (1) .
参考资料
桂林理工大学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
袁奎荣.CNKI学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9 17:1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