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技术的成熟,部分产业已产能过剩或被其他更先进产业替代,
地方政府或从事这部分产业的人员对这部分
产业升级或者重新组合,从而制定的一些调整政策。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
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政策。其立足点是帮助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撤让,并引导其
资本存量向高
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衰退产业往往与企业破产、职工
失业现象密不可分,容易引起经济与社会的不稳定。即使在信奉“适者生存”法则的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衰退产业也不是撒手不管的。许多发达国家对衰退产业的停产、设备报废和失业者再就业规定了政策措施。目前,中国正面临着转变
产业结构的艰难使命,衰退产业的出现和相应的调整政策是不可或缺的
3. 促进转产;
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
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
传统的衰退产业政策主要有:采取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规定衰退产业设备的报废时间和报废数量,加速固定资产折旧;通过提供转产贷款、减免税、发放转产补贴等方法,促进衰退
产业资本转移;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某个衰退产业部门减少或停止生产某些产品等。应当注意的是传统
产业结构政策对衰退产业援助不是维持衰退产业的生存,而是帮助衰退产业有序地收缩或转移,并引导其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转移。由于
产业融合比较容易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通过推动衰退产业高新技术化,可以生产出品质、性能更好的产品和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从而使衰退产业重现生机。因此,在
产业融合的条件下,政府应制定政策促进衰退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寻求衰退产业的收缩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