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干村
云南省下辖行政村
补干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三村乡,地处三村乡东南边,距三村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相对方便,距县150公里。 国土面积53.00平方公里,海拔0.00米,年平均气温16.40℃,年降水量1628.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2158.39亩,其中人均耕地0.71亩;有林地35028.00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75户,有乡村人口3085人,其中农业人口2995人,劳动力172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68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18.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8.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村情概况
东邻垤玛乡,南邻坝木村委会,西邻扎么村委会,北邻车同村委会。辖补干、南哈、坝利、坝兰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67户,有乡村人口3069人,都是哈尼族,其中男性1612人,女性1457人。其中农业人口3038 人,劳动力18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97人。
全村国土面积53平方公里,海拔1200-1650米,年平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628毫米,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158.39亩,人均耕地0.72亩,林地35028 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省内。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6.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94%。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58.39亩(其中:田994.45亩,地1163.94亩),人均耕地0.72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5028亩;水面面积210亩;荒山荒地41307.67亩,其他面积796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0.9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5.47万元,占总收入的48.59%;畜牧业收入150.5万元,占总收入的20.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00头,肉牛57头);渔业收入10.55万元,占总收入的1.48%;林业收入80.45万元,占总收入的11.31%;第二、三产业收入50.34万元,占总收入的7.08%;工资性收入25.56万元,占总收入的3.59%。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四通、通路、通电、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委会没有通自来水,有65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实现村村通电、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有25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户(分别占总数的8.8%和4.7%)。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为未完全硬化的路面;全村委会有农用车1 辆,摩托车15 辆。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41.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8 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5户;全村委会没有通自来水;10个自然村全部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10个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所有自然村都没有路灯。有1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75户,共乡村人口3085人,其中男性1670人,女性1415人。其中农业人口2995人,劳动力1725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7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4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557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补干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三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12.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365人,中学生9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7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58.3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15800个(劳均1个)。
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16.36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51人,党员中男党员47人,女党员4人。 团员85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体系未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10个自然村只有7个通公路,而其他3个自然村公路却经常中断;3、医疗卫生条件差,饮水水质不达标,人均住房面积少,住房简陋,室内强面、地面等都是裸露的土面,人蓄混居严重,卫生公厕缺乏,人居环境差,有待改善。4、山高坡陡,经济发展条件薄弱,生产渠道单一,经济来源于农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5、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缺乏依靠科技致富的知识。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提高农业产业水平,发挥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2、加强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3、培育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4、加大培育优势产业的力度,发展茶叶、芭蕉芋产业,坝兰河沿岸水田冬季农业开发。5、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居环境;6、要致富,先修路,争取基本挖通村委会到自然村的毛路。赶上新农村建设的快车,为农民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02:52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特色产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