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作用
社会心理学术语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指先天或后天造成的生理、心理缺欠和丧失社会功能的人,通过另一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以及替代的方式加以弥补。如盲人,可以用听觉、触觉来识别事物;因灾害造成丧失社会功能的人,可以由预先的保险和事后的救济等方式加以补偿,而恢复其社会功能。补偿用得适当,对维系社会良性运行有积极意义,用得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基本解释
因生理或心理上某些方面有缺陷或不合意愿, 自我便特别努力发展其它方面的特点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以减轻内心的不安。缺陷也许事实上不存在,但只要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有着某种缺陷, 补偿作用就可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如外表一般的人比较重视发展内在美。补偿作用应用得当有益于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健康成长;但补偿过份, 则可能导致心理与行为的变态。如有一男青年,突然间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是个 “男子汉”: 抽烟、拼命运动、说脏话等。原来,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女性的家庭, 六个姐妹,就他一个男孩, 最近因被女同学嘲笑, 说他扭扭捏捏象个小姑娘。这个男青年的所作所为都是企图证明自己是个很富于男性的男人, 这就是过份的补偿现象。
补偿行为
补偿作用是指一个人用另一方面的特长来补偿某一方面的缺陷。比如,聋哑人能用眼睛观察代替听觉,用手势代替语言传达思想感情;盲人能用听觉、触觉等能力来识别各种物体和了解人的心情。
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的补偿行为;(2)间接的补偿行为;(3)替代的补偿作用。补偿行为有其积极意义,但必须使用恰当,否则,将会适得其反。直接补偿是指个体愈来愈希望在失败或不足的部分重新获得成功(以赌徒为例子是最明显的)。间接补偿是指个体希望藉由某领域的成功,来补偿其它领域的失败。过度补偿是对补偿性的一种努力,个体付出了牺牲平衡的代价,以及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补偿方式
补偿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当个体受挫后,改变行为方向,以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行为来替换失败的行动。即平常所说的“扬长避短”。如张海迪身残志坚,她虽然失去了许多正常人的成功机会,但她以其力所能及的努力成为一名翻译家和作家,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在学业方面的成就补偿了她的身体残疾。这种补偿方式是使某种能力的缺陷由个体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②努力改进和提高自身有缺陷的能力,使之完美化。如古希腊大演说家德谟斯尼从小口吃,受人嘲笑,但他发誓刻苦努力改变自己,他每天口含石子练习说话,经过刻苦锻炼,最后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因此,补偿作用是一种有效地克服挫折感的方法。
酸葡萄心理,指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找借口,并通过贬低其他人及其他事物的价值而维护其自尊的防卫机制。它引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是文饰作用的典型表现(见文饰作用条目)。如果一个人经常靠贬低他人来维护自尊,就不能积极进取,甚至会自甘落后。
生长补偿作用
生长减缓或受阻家畜在一定条件下, 恢复正常并加速生长的现象。营养不足或其他不良因素可使家畜生长速度减缓或受阻,若此种不良影响并不严重,在恢复正常饲养条件并提高营养水平后, 家畜生长速度在恢复正常的基础上可能加快, 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快生长有可能赶上正常生长的动物。在生长减缓或受阻期间,家畜为维持生命,常动用体内营养物质贮备,消耗细胞内容物。补偿生长时主要是补充细胞内容物,而非细胞的再生,因此家畜体重恢复快。但补偿生长大都有一定限度,且往往达不到正常生长应有的成年体重。一般生长受阻出现的时间愈短,完全补偿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受阻时间愈早(如在初生期),持续时间越长,影响就越深。生长受阻时,家畜生长最快的部分影响最深,补偿生长的能力最低。长时间的严重营养不足或其他不良因素影响, 将导致生长期家畜无法补偿的永久性生长滞缓或受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7:03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补偿行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