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围村位于中国香港九龙新蒲岗东头村东光道,是香港市区唯一仍然保留的原居民围村,正面临清拆重建命运。
发展历史
衙前围村以陈、吴、李三姓为主,村民自南宋后迁入围村现址一带居住,元朝(1352年)时立村,定名为「衙前村」,多个世纪以来以捕渔为业。清朝海禁令实施时,村庄被弃,直至1724年,居民在原址重建家园。
今日村庄面向的
新蒲岗,昔日仍未填海,村民常受海盗滋扰,因而在村庄加建围墙,故有「衙前围村」之称。村中央正是天后庙,约18世纪或更早时兴建;围村正门有「庆有馀」牌扁,村民声称是由皇帝所赐,惟不可考。
全盛时期,衙前围村与沙埔村、衙前塱村、隔坑村、石鼓垄村、打鼓岭村、大磡村,联成一线,合称「衙前围七约」,而当中以衙前围村为众村之首,但都市重建压力下,现时只馀下衙前围村得以保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扩建村庄附近的启德机场,一度命令拆毁衙前围村,经经村民游说后,村庄虽幸保不失,但围墙被拆,墙上的炮台被移走,多棵古树被砍掉。约在20世纪中期,开始有外姓人移入村内居住,村民亦陆续获分配单位而搬离村庄,村庄自此步向衰落。
重建计划
由于衙前围村身处九龙闹市,多年来一直成为政府及发展商埋手重建的目标。1960年代,港英政府已开始商讨清拆该围庄,60年代提出徵用衙前围作徙置区,要求他们到荃湾另建新村安置,结果村民反对,告上伦敦高院而获胜诉。
自1982年起,香港地产发展商
长江实业对这片多年来未被重建的村庄感到兴趣,逐一收购村屋,但部分居民不肯迁出,亦有人提出村庄具有历史价值,应予保留。此后,长实决定将已收购的百年古屋,一一拆毁,村内出现多块小型空地,仅以铁皮包围。由于这些古老小屋属「排屋」设计,即每间屋互相倚傍,以保持平衡,当部分屋拆毁时,另一批屋的结构同受影响,亦由于重建计划悬而不决,居民不愿花费为大屋进行修葺,一些古屋已因此倒榻,幸而未有人命伤亡。
按照重建计划,衙前围村地盘面积4637平方米,计划重建住宅及商业用途,住宅占楼面达34728平方米,另有7009米属商用、570米属休憩用地。
地区人士早在80年代至90年代已要求政府研究衙前围村的历史价值。1999年11月,港府古物古迹谘询委员会正式通过,支持政府拆建衙前围村,让原址交土地发展公司重新发展,委员会指从过去多次视察活动中证实,村内大部分房屋已经过重建,而城墙、护城河和吊桥亦早已在村中消失。此外,现时许多房屋因为日久失修,面貌已呈颓败。委员会因此通过,由于考虑到对该村落作原址保留并不可行,故支持的决定,但建议当局在拆卸前,先在衙前围展开「救亡式」考古,以在这条市区围村湮灭前,可将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保存下来;要求日后的发展商为该村落进行详细的绘图及拍照工作,以作记录之用途;并要求发展商保留「大部分古屋」作原址保留。
不过,英国史学家夏思义指,九龙区只留下了两处英国人占领九龙前的历史遗迹,一为侯王庙,另外一处便是九龙城衙前围村,这是香港市区最后一条围村,虽然衙前围城没有漂亮的建筑物,而且屋小路窄,但这正其需要保留的价值,保留著英国占领九龙前该区的真实面貌。2001年8月,黄大仙区议会以保留古迹为由,强烈反对重建,要求古物古迹委员会重新检讨当中历史价值,但委员会重申村内九成以上的屋宇非原建筑物,坚持毋须保留整条围村,只建议保留村内的天后宫古庙及牌坊。
2003年1月,时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长孙明扬指,衙前围村物业已被发展商收购和拆掉,剩下的都支离破碎,不能保留。孙说:「不是政府不想做,但现在没有(保护古迹)政策,现实环境已发生了。」
至2006年10月,围村内原有约125间楼宇,仍有30多户仍未卖出,馀下单位已分别被长实及港府收购。多年来拒绝卖屋的前村长吴九,最终亦把单位以220万元卖给长实,不久后于2005年12月病逝。现时,发展商长江实业拥有衙前围村的八成业权。
习俗
自1726年起,衙前围村每隔10年举行一次太平清醮。全盛时期,该醮会由七条村(即七约)合办,村民会举办神功戏、巡游、拜神,并会全村举行斋戒,巡游队伍由新蒲岗一直走至土瓜湾木厂街,一度是九龙市区其中一场大型庆典。1996年第28届醮会举行时,当时居民筹得约70万港元,多项传统仍得以保留。
到了2006年第29届醮期前,衙前围村村民因应围村拆卸计划宣布在即,一度决定停办活动,后来重建消息一再拖延,居民遂决定在同年12月9日举行两天打醮。同一年,正当吉澳举行两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打醮活动时,衙前围村的醮会被指是立村数百年以来最小的一次。大会暂定会举办舞龙及一场斋菜,至于神功戏、念经等醮会传统,将会全数停止,居民估计这次醮会亦可能是该围村最后一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