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
战国文字。本义是行进的样子;旧时为官署之称;唐代皇帝坐理朝政的前殿也叫“衙”;旧时官吏每日到公堂排队参见上级,禀报公事,以及排列成行的事物也可称“衙”,以上义读作yá。“衙衙”连用形容列队行进的样子;或通“御”,义为迎面阻止;或通“御”,义为强横、豪强,以上义读作yù。
衙,形声字。从行,吾声。吾从口,五声;或重“五”繁化,用为自称代词。衙本义是行进的样子。《说文》:“衙,行貌。” “衙衙”连用形容列队行进的样子,读yú。《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衙旧时为官署之称,音y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唐代皇帝坐理朝政的前殿也叫“衙”。旧时官吏每日到公堂排队参见上级,禀报公事,以及排列成行的事物也可称“衙”。衙又读yù,通“御”,义为迎面阻止。或又通“御”,义为强横、豪强。
《
唐韵》五加切。《
集韵》《
韵会》牛加切。音牙。《
广韵》:衙府。《类篇》:古者军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为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