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保护时相(又作行人专用时相或全向十字路口)是一种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在
交叉路口(且为号志化路口)设置的行人穿越
号志系统。号志会使所有的车辆暂停,让行人能够在这段期间内以各种方向穿越路口(可以任何方向穿越)。
行人保护时相(又作行人专用时相或全向十字路口)是一种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在
交叉路口(且为号志化路口)设置的行人穿越
号志系统。号志会使所有的车辆暂停,让行人能够在这段期间内以各种方向穿越路口(可以任何方向穿越)。
在1940年代晚期,
加拿大的
温哥华和
美国的
堪萨斯城率先开始在路口实施行人保护时相。之后其他各大城市相继开始效仿,包括
丹佛、
巴尔的摩、
纽约、
香港、
蒙特利尔、比佛利山、
台北,以及
东京知名的
涩谷站前交叉口。行人保护时相大多是设置在交通繁忙、行人众多的路口。
一般的路口行人号志和车行号志会同时变换,因此在穿越道上的行人和同方向的右转车辆会互相争道,若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意外。在实施行人保护时相的路口,行人可以拥有交叉口的完全路权,不需要与任何转向车辆争道,减低发生交通意外的机率。对于驾驶人士来说,在绿灯时可顺畅的转弯,不用担心突然冲出的行人,转弯专用车道的车流也会变得顺畅。
在
台湾,以实施行人专用时相多年的
台北市为例,一般设有行人专用时相的路口原则上皆会划设对角线行人穿越道线以及在各对角线穿越道上写上实施时段,倘若碰上路口形状特殊(非正交路口)、路口过大、多叉路口或行人绿灯秒数不足以行人以斜对角方式穿越时,就可能只划设单一穿越道或不划设对角线穿越道,但路口号志杆上依旧会有牌面清楚标示行人专用时相的实施时段。值得一提的是,全
台北市第一个实施行人专用时相的路口在
中正区的青岛西路与
公园路口,自199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已是市内历史最悠久的行人专用时相路口。
伦敦交通局研究指出,采用行人保护时相过路线可减少达38%人车交通意外。
部分交通学者认为,行人保护时相可能会造成交通阻塞,尤其是车流量大的路口。因为车辆在等待红灯时必须等待较长的时间(多了行人专用的时间秒数)因此容易造成后方车辆的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