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扇头蜱
硬蜱科扇头蜱属动物
血红扇头蜱(学名:Rhipicephalus sanguineus)是硬蜱科、扇头蜱属动物。雄性盾板侧沟窄长而明显,后端包围缘垛Ⅱ;后中沟稍宽,不深;肛侧板似三角形,长为宽的2.5-2.8倍,内缘中部稍凹,其下方凸角不明显或圆钝。雌性盾板长胜于宽,肩沟明显,延至盾板后侧缘,生殖孔宽U形。雌、雄足基节Ⅰ内外距约等长,闱气门板毛稀少。
动物学史
血红扇头蜱在形态上有很大变异,所以,既往文献上的描述与实际标本亦有不少差异如雄性肛侧板的内缘有无齿突,典型的标本确无齿突,但也有的似带出一点小凸起;气门板的形状,典型者应是匙形,基部较宽,向后渐窄,至达盾板背缘方有一点微弯,但亦有的背突弯曲较大雌性者,第Ⅰ基节外距短于内距,但亦有近等长者。在新疆检视大量的标本后发现,分布于吐鲁番地区,寄生于蒙古兔和刺猬体上的为典型标本;分布于喀什刺猬体上的较为典型。而分布于岳普湖及洛浦地区寄生于羊体上的则变异较大。
1991年5月10日采自岳普湖地区羊体上的一批标本,经分类鉴定,其中图兰扇头蜱(Rhipicephalus turanicus)为85♂♂、11♀♀,血红扇头蜱为40♂♂、10♀♀.鉴别的主要依据是,雄性气门板和肛侧板的形态,雌性的第I基节外距的长短。这两个指标也有变异,有的甚至近于中间型这就依据其特征更多地倾向于何种而定。同年在中国塔里木盆地周围一些地区,从羊、牛体上采到大量的标本均为图兰扇头蜱。因此,对南疆的血红扇头蜱的形态及生物学的特性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形态特征
雄蜱
体长3.0-3.8亳米(包括假头),宽约1.6-1.9毫米。假头基宽稍大于长,六角形,侧角明显,后缘平直;基突明显,呈齿状。须肢粗短,第3节端部钝圆;第1节腹面片状突较明显;第1、2节腹面内缘具长刚毛,排列紧密。口下板短,齿式3〡3。
盾板长卵形,前部渐窄,后缘圆钝;刻点粗细不等,分布亦不均匀。颈沟短,深陷,略呈弧形侧沟窄长而明显,后端与第1缘垛相连,前端起于眼的后方。后中沟较浅,后侧沟亦较短。发育很弱,不明显凸起。缘垛明显,中垛较宽,尾突或有或无。
肛侧板近似长三角形,长约为宽的2.5倍以上,内缘中部有浅凹,无齿突,外缘上段较直,下段与后缘相连成圆弧形,后缘较宽而平直。副肛板窄长,下端较尖。气门板匙形,基部较宽,向后渐窄,近末端背缘浅弧形达盾板背缘。生殖孔位于基节Ⅱ水平。
足长适中,第4对足略长而粗。基节Ⅰ外距与内距等长或稍短,Ⅱ-Ⅳ节外距均呈短齿状,内距皆无。跗节I腹缘末端和亚末端无小齿,而第Ⅱ-Ⅳ节则有小齿,爪垫较小,近达爪长之半。
雌蜱
体长一般在2.8-3.8毫米,宽约1.8-2.0毫米。假头基宽短,六角形,侧角明显;基突宽短;孔区小,卵圆形,前部向外略斜,间距大于其直径。须肢粗短,中部最宽,前端稍窄,略呈钝角;第1、2节腹面内缘具粗长刚毛,排列紧密。口下板棒状,齿式3〡3。
盾板长胜于宽,后侧缘微波状,后缘圆钝,新鲜标本赤褐色,带亮光。刻点粗细不均,细点较多,粗点多分布在边侧和中间。颈沟前部深陷,向后呈八字分开,约达盾板中部之后。侧沟明显,延至盾板后侧缘。眼大,卵圆形,位于盾板最宽处。
气门板逗点形,长大于宽,背突短,略有凸出生殖孔位于第Ⅱ基节水平,吸血后可向前推移。
足较细长,4对足粗细均等。基节Ⅰ外距短于内距,亦有的几乎等长;基节Ⅱ-Ⅳ各具粗短外距,按节序渐小。跗节Ⅰ端腹面无小齿,Ⅱ-Ⅳ节腹面末端有1略弯的小齿,亚端还有1个微小的钝齿。爪垫较小,近达爪长之半。
生活习性
血红扇头蜱栖息于农区、林地及城市绿地。三宿主型。成蜱主要寄生于犬,也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等家畜以及野猪、野兔、狐、大耳猬等野生动物,偶侵袭人。若蜱和幼蜱寄生:与成蜱类同。成蜱活动季节为3-9月,高峰期5-6月和8-9月。若蜱活动季节为5-9月,高峰期7-8月,通常以饥饿的成蜱、吸血的若蜱或幼蜱自然越冬,畜舍的石块下、砖瓦下都是它的越冬场所。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从北纬50°到南纬35°,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蜱。不仅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且也分布于温带地区。主要分布于日本、越南、尼泊尔、俄罗斯、南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非洲、南欧、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等地。
繁殖方式
雌蜱一生可产卵2000-3900粒。卵经过11-17天的孵化成为幼蜱,幼蜱经过2-3天的吸血前期进入吸血期,吸血期需要4-7天,幼蜱在蜕皮前需经过6-10天的蜕皮前期后进行蜕皮变为若蜱;若蜱吸血前期为3-4天,吸血期为8-12天,经过8-15天的蜕皮前期后蜕皮成为成蜱;成蜱吸血前期为5-6天,吸血期为10-14天,成蜱饱血后经过5-7天的产卵前期进入产卵期,成蜱的产卵期约10-18天。血红扇头蜱经过人工饲养完成一个世代大约需要72-113天。
成蜱饱血后掉离宿主。成蜱经过5-7天的产卵前期,雄蜱开始爬向雌蜱并与之交配产卵。血红扇头蜱虫卵为类圆形,长宽为(0.77-0.85)毫米×(0.47-0.50)毫米,深黄白色透亮,刚产出的卵呈现堆状,可见粘液状物质附着在卵的表面(图1),解剖镜下可见清晰的胚胎(图2)。
卵经过11-17天的孵化,卵逐渐由深黄白色变为灰白色,最后破壳为幼蜱。刚孵出的幼蜱为乳白色且聚集在一起活动(图3),长宽为(1.14-1.22)毫米×(0.83-0.97)毫米,具3对半透明足,缘垛清晰可见(图4),活动十分活跃且爬行速度快。经2-3天体后端渐变为淡黄色,体前端变为深黄褐色,代谢产物为白色小液滴粪便。饱血幼蜱呈豆点状、红褐色、表面光滑(图5),饱血幼蜱在蜕皮前需经过6-10天的蜕皮前期进行蜕皮成为若蜱。
幼蜱饱血自行脱落,经过6-10天的蜕皮前期,其体色由红褐色变为黄褐色,最后蜕变为若蜱。刚孵出的若蜱具4对足,排白色液滴粪便,长宽为(1.76-1.89)毫米×(1.46-1.58)毫米。若蜱背面可见清晰的盾板(图6),腹面观可见清晰的肛侧板,且刚蜕变完成的若蜱四肢还没有完全伸展开(图7),饱血后的若蜱呈黑色小豆状(图8)。
若蜱经3-4天的吸血前期,8-12天的吸血期,8-15天的蜕皮前期之后蜕皮成为成蜱。成蜱假头基宽短、六角形(图9)、侧角明显、缘垛清晰可见、肛侧板近似三角形(图10)、气门板长逗点形(图11)。雌蜱饱血后从兔体表掉落,饱血雌蜱体型约为若蜱蜕变为成蜱前的2倍,(2.0-2.4)毫米×(2.7-3.3)毫米,且行动较幼蜱缓慢。饱血成蜱的体色呈现灰白色且背面夹杂黄色点状物,雄蜱吸血前后的体型无明显变化,体色较吸血前明显变深(图12)。
物种危害
血红扇头蜱是田鼠巴贝虫和驽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同时研究发现该蜱是斑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和南非菌株犬埃立克体的传播媒介,并有经卵垂直传播病原体的能力。
血红扇头蜱喜欢附着在犬的头、耳、脚趾上吸血。蜱附着的部位痛痒,使犬坐卧不安,摩擦或啃咬身体。虫体固着处,形成伤口。病犬消瘦、黏膜苍白、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后肢寄生的虫体过多,还可引起后肢麻痹,跛行。还能传播犬梨形虫病、驽巴贝西虫病和马巴贝西虫病等。
血红扇头蜱寄生于犬的体表,损伤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如皮炎毛囊炎。大量虫体寄生时,吸血量很大,病犬出现贫血、消瘦、发育不良,还可继发细菌感染。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3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