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晕
汉语词语
血晕,汉语词语,拼音是xiě yùn;xuè yùn,意思是受伤后皮肤未破,呈红紫色。
读音修订
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血 (一)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心~”、“呕心沥~”、“~泪史”、“狗~喷头”等。(二)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及几个口语常用词,如:“鸡~”、“~晕”、“ ~块子”等
2016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中,新审定:血 统读 xuě (口语单用也读xiě)
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晕(一)yūn~倒 头~(二)yùn 月~ 血~ ~车
2016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中,新审定:晕(一)yūn(昏迷、发昏义)~倒 头~ 血~ ~车(二)yùn(光圈义)月~ 红~
但改后的审议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释义1
【属性】多音词
【读音】xiě yùn
【引申含义】浅淡的红色。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着几分血晕。”
释义2
【读音】xuè yùn
【释义】中医指产后因失血而晕厥的病症。
【详细解释】
(1).因失血过多而昏厥。 清 陈确 《先世遗事纪略·父觉庵公》:“血晕不能起,使祖房婢 彩绣 溺之,置浅水中,一夜不死。”《水浒传》第六十回:“众头领且来看 晁盖 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
(2).因受外力打击,血液瘀结成圆形的伤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若伤处痕色不明,必剔开腐肉验骨,上自有血晕、血荫等伤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10:19
目录
概述
读音修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