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化为碧
汉语成语
血化为碧,汉语成语。
成语资料
【成语】血化为碧
【注音】xuè huà wéi bì
【解释】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为碧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苌弘化碧
【押韵词】事出不意、大干物议、逞奇眩异、伏节死谊、直言尽意、时运不齐、渊渟岳立、量兵相地、拾遗求利、鱼瞵鹗睨、......
【年代】古代(战国)
成语出处
典源
《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
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苌弘,外篇己释。而言流江者,忠谏夫差,夫差杀之,取马皮作袋,为鸱鸟之形,盛伍员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译文
外在事物不可能有个定准,所以忠良之士关龙逢被斩杀,比干遭杀害,箕子被迫装疯,而谀臣恶来同样不能免于一死,暴君夏桀和殷纣也同样身毁国亡。国君无不希望他的臣子效忠于己,可是竭尽忠心未必能够取得信任,所以伍子胥被赐死而且飘尸江中,苌弘被流放西蜀而死,西蜀人珍藏他的血液三年后竟化作碧玉。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子女孝顺,可是竭尽孝心未必能够受到怜爱,所以孝己愁苦而死、曾参悲切一生。木与木相互摩擦就会燃烧,金属跟火相互厮守就会熔化。阴与阳错乱不顺,天与地都会大受惊骇,于是雷声隆隆,雷雨中夹着闪电,甚至烧毁高大的树木。心存忧喜而且在这两种心境中越陷越深就会没有办法逃避,小心翼翼、恐惧不安而又一无所成,内心像高悬在天地之间,忧郁沉闷,利害得失在心中碰撞,于是内心烦乱焦躁万分;世俗人内热如火烧毁了中和之气,清虚淡泊的心境抑制不住内心如火的焦虑,于是便精神颓然玄理荡然无存。
释义
“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蒙冤,因忠于刘氏被人杀于蜀地,其血三年化为碧玉。后遂以“血化为碧”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成语故事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参考资料
血化为碧.文言汉语网.
外物.文言汉语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08:47
目录
概述
成语资料
成语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