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动
地理词语
蠕动(creeping),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及其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蠕动的特征
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的移动现象。移动速度缓慢,每年仅几毫米或几十厘米。这种变形也会给生产和建设带来危害,如电线杆倾倒,围墙扭裂,厂房破坏,地下管道扭裂,水坝变形等。
蠕动体的分类
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
1.松散层蠕动
是指颗粒本身由于冷热、干湿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收缩,同时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包括土层蠕动和岩屑蠕动。
(1)土层或岩屑蠕动的地面标志
树根向坡下弯曲,地表出现醉树、电线杆、篱笆、栅栏或建筑物顺坡倾斜,围墙扭裂。坡地上草皮呈鱼鳞状,坡面岩屑层呈阶梯状或微波状。
(2)引起土层或岩屑蠕动的因素
1.粘土含量:在非寒冷地区,土层中粘土含量越多,越容易出现蠕动现象。
2.冻融交替:在寒冷地区,冻融交替是引起土层或岩屑蠕动的首要因素。
3.干湿和温差变化:强烈的干湿和温差变化可引起土层颗粒体积发生变化而产生蠕动。
4.坡度:主要出现在25o~30o的坡地上。因为大于30o的坡地上,粘土和水分不易存在;而小于25o的坡地,重力作用不明显。
土层或岩屑的蠕动速度,一般说来接近地表处最大,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在温带地区,一般在20厘米深度以下就很小了。
2.岩体蠕动
斜坡上的岩体在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十分缓慢的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主要出现在页岩、片岩、千枚岩、粘土岩等柔性岩层组成的坡地上。
岩体蠕动的特征: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布地区,可看到岩层及其风化碎屑蠕动的变形现象。岩层的蠕动深度差异大,一般在3~5米,最大的可达到40~50米,深度大小取决于岩性、产状和坡度三个因素。岩层越软,坡度越大,蠕动深度越大。
造成原因
在35o~45o陡坡上的表层岩体,在岩石本身自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应力超过了岩体本身的弹性限度,发生了破裂变形,或由于长期受力的结果,发生了弹塑性变形。对于软弱岩层在自重力作用下首先发生弧形弯曲的弹塑变形,接着出现拉张裂隙,最后形成向下坡的缓慢位移。
蠕动现象在温润湿热地区主要由于干湿和温差变化所引起,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由温差所造成,在寒冷地区主要由冻融作用和温差变化所引起。
对人类的影响
长期的蠕动可以使斜坡上各种物体产生变形和移动,给人类带来危害,如土地流失、地面建筑地基失稳、地表与地下管道扭裂、水坝变形和破裂等,直接影响生产 、生活环境。冻土区的土溜称融冻土溜 。热带区的土溜称热带土溜。蠕动往往是山坡土体、岩体急剧活动的前兆,可以用作预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2 17:19
目录
概述
蠕动的特征
蠕动体的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