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鱼目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下的一目动物
蟾鱼目(学名:Batrachoidiformes)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下的一目动物,仅有1科,包括3亚科23属约84种。中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为80-120毫米,个别种类可达250毫米。头部宽而扁平,通常有触须或肉质瓣;眼睛位于头顶,朝向背部;嘴巴宽。鳃孔仅限于两侧,就在胸鳍基部的前面。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由2或3个坚固、锋利的刺组成;第二个由大量软射线组成;腹鳍颈状,插入胸鳍之前,有1个棘和2或3条软鳍。头部和身体上有一到几条侧线。身体裸露或覆盖有小摆线鳞片。颜色:大部分为土褐色,带有黑色或鞍状斑点。
动物学史
辐鳍鱼纲的蟾鱼目中仅有蟾鱼科,是唯一的科。该目的成员通常被称为蟾蜍鱼:英文俗名和学名均指其类似蟾蜍
该科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蟾鱼目,独自组成蟾鱼科,与其它系的演化关系如下:
形态特征
蟾鱼目包括1科23属约84种。体长一般为80-120毫米,个别种类可达250毫米。体粗壮,低而延长,前部稍平扁,后部侧扁。头宽阔,平扁。头部及口缘常具许多触须状小皮瓣。眼上侧位。口大,口缘由前上颌骨及上颌骨所组成。上下颌及腭骨具弯曲犬牙或具绒毛状牙。鳃孔狭,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具3个全鳃。鳃盖骨上有硬棘。体无鳞,或具圆鳞,隐于厚的粘液之下,个别种类具发光器。背鳍2个,第一背鳍小,有2-4尖锐短棘,包于皮内,仅露棘尖;第二背鳍有鳍条18-23。臀鳍具15-19鳍条。胸鳍宽圆,有4-5鳍条基骨其末端扩大。胸鳍腋部有些具1孔。腹鳍Ⅰ-2-3,喉位。尾鳍小,圆形。有鳔。
蟾鱼类背鳍棘和左右鳃盖棘大部分均具毒腺。鳃盖骨后上方棘为尖圆柱形,空管状,棘基有1大孔,棘端侧面有1卵圆形口,尖端露出,毒腺外被皮膜。背鳍棘亦空管状,构造似鳃盖棘。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从近岸地区到深水区。一些物种进入河流,一些物种定期在浅水区和深水区之间迁徙。栖于沿岸浅水、河口或随潮汐上溯江河。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隐藏于堤岸的裂隙、洞穴、砾石和碎屑中,有的在海藻中生活或几乎全身埋于沙泥中。是底栖伏击掠食者,喜欢沙质或泥泞的底质,它们神秘的颜色有助于它们避免被猎物发现。
生活习性
蟾鱼是底栖动物,它们经常隐藏在岩石缝隙中、底部植被中,甚至在底部沉积物中挖洞,从中伏击猎物。蟾蜍鱼在离开水后可以存活长达24小时,有些可以在退潮时利用鳍在裸露的泥滩上移动。
它们是伏击掠食者,活动迟缓,但在追捕食饵时能快速游动。当人们涉浅滩捕捉鱼虾误触蟾鱼,其背鳍棘和鳃盖棘立即竖起,刺入人体,毒液由棘基大孔进入,通过口径较小的棘管,由于阻力关系,逼使毒液自棘端管孔喷射而出,注入患处,引起剧烈痛肿。
蟾鱼一般是杂食性的,吃海虫、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鱼类。主要摄食虾、蟹、软体动物、蠕虫和小鱼。大的蟾鱼生活力强,离水后数小时不死。离水时能发声。冬季在较深水中越冬,天气转暖,水温10-32℃时成群出现。具保护色。卵较大,有粘性,卵具胶质吸盘,产于贝壳或石砾缝隙内,互相粘附成串。亲鱼具守护卵和仔鱼习性;仔鱼蝌蚪状,具腹吸盘,能附于光滑物体上,成长后吸盘消失。
分布范围
大部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和暖温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主要产于美洲两侧。1科——蟾鱼科,3个亚科:蟾鱼亚科(Batrachoidinae)19属约56种,分布于美洲、非洲、欧洲、南亚、澳大利亚近海,西太平洋仅有海蟾鱼等数种。光蟾鱼亚科(Porichthyinae)有2属15种,海蟾鱼亚科(Thalassophryninae)有2属13种,分布于东太平洋和西大西洋。
繁殖方式
蟾鱼以其“唱歌”的能力而闻名,雄性尤其使用鱼鳔作为发声装置来吸引配偶。雄性筑巢,然后通过“唱歌”吸引雌性,即通过收缩鱼鳔上的肌肉来释放空气。 这种声音被称为“嗡嗡声”或“口哨声”,声音大到可以从表面清晰地听到。卵的一侧有粘性,因此雌性可以将它们附着在巢穴的一侧。每个雄性都会吸引大量雌性到它的巢中,因此里面的卵有多个母亲。然后雄性守卫巢穴免受掠食者的侵害。在此期间,雄性必须依靠有限的食物生存,因为它无法离开附近地区去狩猎。卵迅速发育成胚胎,但它们仍然附着在巢的一侧,直到大约3-4周大。在此之后,它们会继续聚集并隐藏在雄性身后,直到它们大到足以照顾自己。这种程度的亲代照顾在鱼类中是非常不寻常的。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49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7-2018年ver3.1。
参考资料
Batrachoididae - Family.The IUCN Red List.2022-02-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2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