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结
汉语词语
蟠结,汉语词语,读音为pán jié,意思是盘曲纠结;互相勾结;犹聚集。
解释
盘曲纠结;互相勾结;犹聚集。
出处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之三:“晴窗洗砚坐,
蛇蚓
稍蟠结。”
明·叶盛《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雪窦妙高峯左千丈巖巅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龕,为
藏修
之所,故号
栖云
。”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而松於罅中直上达顶,露其半可窥,更旁裂一石,乃屈曲蟠结于峰顶之四周。”
《明史·吴贞毓传》:“﹝
马吉翔
﹞遂与定国客蟠结,尽握中外权。”
清·
戴名世
《三山存业序》:“及其成进士,为达官,座主门生,同年故旧,纠合蟠结,相倚为声势,以蠹国家而取富贵。”
宋·
范成大
《清江台题榜》诗:“南来
富寿
冈 ,形胜此蟠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然则天工之巧,无所不有,精华蟠结,自成文章,非常理所可测矣。”
参考资料
蟠结
.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11 13:07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