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口夜鹰科
鸟纲蛙口夜鹰目的一科动物
蛙口夜鹰科(学名:Podargidae):鸟纲、蛙口夜鹰目的一科鸟类,全世界记录有3属14种。体长在25-55厘米之间。该科物种口裂极大,如同蛙口,口边有须。全身羽毛柔软,呈保护色,是红棕色或灰色,羽色较暗并具斑纹。
形态特征
蛙口夜鹰科的鸟类体长约为25-55厘米。口盖为索腭型,嘴强而有力,嘴基非常宽阔而扁平,嘴裂宽大,上嘴稍曲,端部弯曲成钩状,鼻孔呈狭隙状,被蜡膜掩盖;嘴基部有长的须状羽,向前伸掩盖呈缝隙状的鼻孔。该科鸟类全身羽毛柔软,羽毛呈保护色,是红棕色或灰色,羽色较暗并具斑纹。翅圆,长度中等,第四至第五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尾脂腺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亚洲热带地区,生活在3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混合针叶热带雨林、次生林中和林缘灌丛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层和下层。尤其喜欢在有稀疏树木的陡峻山谷地带。
生活习性
该科鸟类为典型的树栖鸟类,夜行性。白天在树枝上休息,夜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空中飞捕食物的能力,不象夜鹰科鸟类能在空中捕食昆虫,而是从树枝和地上取食昆虫,有时也短距离飞行取食正在稍息的甲虫、蝎子、蜈蚣、蜗牛及青蛙等,食物还包括老鼠及小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一直到澳大利亚。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主要在4-6月,通常营巢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其喜欢在陡的山边沟谷营巢。巢多置于小树水平枝分枝处,距地高1.5-5米。巢完全由雌鸟从自己腹部拔下的绒羽和细羽构成,大小为直径6-9厘米,深2厘米,巢中间稍凹。营巢材料多深深地插入树皮裂缝中,巢外面再加以苔藓、地衣和蜘蛛的蛋袋等,将巢紧紧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巢不仅相当结实,而且外表看起来,好像树本身长出的瘤状突起。每窝通常产卵1-3枚。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雄鸟通常白天孵卵,雌鸟晚上孵卵。雏鸟晚成性。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
近危(NT)——6种;无危(LC)——8种。
参考资料
Podargidae - Family.The IUCN Red List.2022-02-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