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中药名。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南方刀螂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小刀螂Stalilia maculate Thunb、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等的全体。大刀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南方刀螂分布于南方各地,小刀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广腹螳螂分布于我国广东、台湾和湖北等地。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小儿惊厥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痔疮,脚气。
别名
不过、蟷𧖒、蛑、巨斧、拒斧、髦、蚚父、天马、螗螂、石螂、食胧、刀螂、蟷螂、斫父、斫螂、猴儿、怒备、马螂康。
入药部位
全体。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定惊止搐,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小儿惊厥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痔疮,脚气。
相关配伍
1、治痔疮:烧螳螂(褐色者)服之。(《新本草纲目》)
2、治箭簇入肉不可拔者:螳螂一个,巴豆半个。同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试,石灰敷之。(《纲目》)
3、治脚气(痹、水脚气):取螳螂体部,以饭粒捣和,包裹腿脚患处。(《动植物民间药》)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只。外用:适量,捣敷、研末㗜鼻、吹喉或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助阳固涩,故阴虚多火,膀胱有热而小便频数者忌用。
采集加工
夏、秋间捕捉,晒干。
形态特性
1、大刀螂又名:中华绿螳螂、中国螳螂、长螳螂、老虎哥。体形较大,长约8cm。黄褐色或绿色,头三角形,前胸背板、肩部较发达,后部至前肢基部稍宽。前胸细长。前翅革质,前缘带绿色,末端有较明显的褐色翅脉;后翅比前翅稍长,有深浅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散布其间。雌虫腹部特别膨大。足3对前胸足粗大,镰刀状。中足和后足细长。
2、南方刀螂又名:二点螳螂,素叫螳螂。体中等大小,细长,体绿色、黄褐色或浅灰褐色。头三角形,触角丝状,复眼大而突出,单眼3个,红棕色,呈“品”字形排列,前胸长,前胸背板两侧几平行,中间有一浅纵沟。翅淡绿色、黄褐色或浅灰褐色,半透明。前足腿节三角形,两前足基部中央有一明显的橘红色斑纹。中足和后足细长。
3、小刀螂。体中等大小,长4.8-6.5cm,色灰褐色至暗褐色,有黑褐色不规则的刻点散布其间。头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细长,侧缘细齿排列明显。侧角部的齿稍特殊。前翅革质,末端钝圆,带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污黄色斑点。后翅翅脉为暗褐色。前胸足腿节内侧基部及胫节内侧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纹。
4、广腹螳螂。体中等大小,绿色。头三角形,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前胸粗短,前半部两侧扩大,最大宽度为最狭处的2倍。两侧有明显的小齿。前翅革质,狭长如叶片状,外缘及基部青绿色,中部透明,外缘中间有淡黄色斑块;后翅膜质。前中镰刀状,前足基节下缘有4个齿。中足和后足细长。
生长环境
1、栖于草丛及树枝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矮小竹丛及草丛荒地处。分布于南方各地。
3、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4、常活动于农田附近的瓜架、桑树、灌木或墙壁上。分布于我国广东、台湾和湖北等地。
药材性状
本品多为干瘪的虫体,长4-8cm,黑褐色或黄棕色。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单眼3个,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触角间上方;前胸背侧缘具细齿。翅、足多残缺不全。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微咸、涩。
相关论述
《纲目》:“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又出箭簇,生者能蚀疣目。”
附注
螳螂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科动物薄翅螳螂MantisreligiosaLinnaeus、华北螳螂Paratenoderaangustipennis(Saussure)、索氏螳螂HierodulasaussureiKirby等亦供药用,效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