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美国2012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剧情动作电影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乔纳森·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编剧,克里斯蒂安·贝尔安妮·海瑟薇汤姆·哈迪等主演的剧情动作电影,于2012年7月20日在美国上映,2012年8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介绍
自从“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消失在了黑夜当中,已经过去整整8年的时间,而他也在一夜之间从一名英雄转变成了一个不得不亡命天涯的逃亡者。这位被称之为“黑暗骑士”的超级英雄虽然对加诸在自己身上的指责与羞辱嗤之以鼻,可是他也为此牺牲了他和警官吉姆·戈登(加里·奥德曼饰)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的目标而做的一切努力。随着谎言肆意地蔓延,在反罪行的登特法案的强行高压之下,哥谭市的犯罪活动总算是被彻底地被瓦解和粉碎。但是,当一个狡猾、灵敏的飞贼“猫女”(安妮·海瑟薇 饰)突然来到这座城市之后,曾经歌舞升平的一切也被彻底地颠覆,她怀揣的显然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神秘计划。同时,比她更危险的其实是“贝恩”(汤姆·哈迪 饰)的现身,他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恐怖分子,策划着要在哥谭市实施一场异常诡异又可怕的袭击,也迫使着布鲁斯·韦恩不得不摆脱自我放逐的颓废状态,重新戴上头套、披上斗篷——可即使如此,却很可能仍然不是贝恩的对手。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于】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于】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剧本,其灵感来源于漫画《蝙蝠侠:骑士陨落》、《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和《蝙蝠侠:无人地带》,它的背景设定在《蝙蝠侠:黑暗骑士》故事发生的八年后,隐居的布鲁斯·韦恩因新敌人贝恩的出现而复出成为蝙蝠侠,并在核危机中拯救哥谭市。
角色选择
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他所执导的蝙蝠侠系列三部曲中的蝙蝠侠,编剧大卫·S·高耶起初认为杰克·吉伦哈尔是饰演蝙蝠侠的人选,后来也被贝尔的试镜征服。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摄《盗梦空间》时与汤姆·哈迪、玛丽昂·歌迪亚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均有合作,本次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再度邀请三位演员出演。
场地取景
该片开场的劫机戏,主要在卡丁顿拍摄;深井监狱,在印度斋蒲尔拍摄。
服装道具
服装设计师林迪·海明(Lindy Hemming)表示,贝恩的外套灵感来自瑞典陆军夹克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连衣裙,这样设计能够让贝恩看起来既独裁又革命。
美术总监内森·克劳利表示,蝙蝠侠的飞行器灵感源于鹞式喷气战斗机和直升机,该飞行器正面窄小,内部有着相较摩托车更复杂和机械化的操纵装置,前部有垂直起降喷射机,下方有起落架。
特效制作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坚持运用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并追求使用实物模型。
为了让贝恩的“野蛮”风格与蝙蝠侠的“隐身”战斗方法形成对比,音效团队在制作贝恩与蝙蝠侠第一次相遇时片段,让贝恩的脚步声变得响亮而沉重,蝙蝠侠的脚步声则几乎任何声音。
幕后花絮
配乐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配乐,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和汉斯·季默再次合作。汉斯·季默因为电影包含了牺牲和奉献的主题,在音乐上选择了更加契合电影史诗气质的管弦乐、电子乐以及一些人声的吟唱;对于反派贝恩,他选择将打击乐与呐喊的声音结合起来;对于猫女,他选择运用一个黑暗的钢琴旋律以及一些混合的电子音色;在深井监狱蝙蝠侠往上爬的片段中,他加入了咏唱元素。
相关公司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全球票房累计10.84亿美元。该片于2012年7月20日在美国上映,首周票房1.61亿美元,成为当周票房冠军。于2012年8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首日票房2679.7万,首周票房2.03亿。截至2024年4月30日,该片在中国大陆累计票房3.38亿。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该片彰显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为布鲁斯·韦恩这个角色注入了更多的现实化、人性化的特点,在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过去的痛苦时,蝙蝠侠也会恐惧和痛苦,也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影片融入了社会学的元素,如极权主义等。
叙事手法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采用三幕结构,第一幕讲述米兰达、猫女等新角色的出场,以及贝恩占领城市、打断蝙蝠侠的腰并将其囚禁;第二幕阐述贝恩在哥谭市建立新秩序并设置核弹,以及蝙蝠侠爬出监狱的高墙;第三幕则是蝙蝠侠回到哥谭、解救城市的核弹危机。
视觉风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影片中采用了暗色调的风格、高对比度的画面和阴影处理,大量的实景拍摄凸显动作场面的真实感,广角镜头和大画幅拍摄也营造出宏大的视觉效果。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宏大但又可信,已经是一个足够出色的完结篇了。唯一的遗憾可能是,诺兰没有能在本片中再奉上一部如希斯·莱杰一般摄人心魄的表演。(《纽约时报》 评)
《黑暗骑士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诺兰神话”,不仅是在主题上选择了PAIN(痛苦)为基础,还通过快速剪辑等技巧使得影片成为了一场视听的盛宴,如开场时的贝恩从特工手里抢走帕维博士的那一幕,十分的紧张刺激,又如球场上橄榄球比赛而遭遇贝恩的袭击那一幕,小孩子的唱美国国歌的那种神圣感,与随之而来的大爆炸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非常的震撼。(《新京报》 评)
正如诺兰所说,“伟大的故事都应该有动人的结局”,结局高能催泪弹反应,果然让诺兰不负诺言,大格局完美、小设置出彩,他给了蝙蝠侠三部曲一个应得的史诗般终结。(1905电影网 评)
这是一部强劲、让人沉醉、值得再马上重看一遍的电影。(《洛杉矶时报》 评)
作为自己蝙蝠侠系列的终章,诺兰给了这部超级英雄电影一个史诗式的气质,也算给自己笔下的英雄一个华丽丽的退场,有了前作反派小丑的珠玉在前,诺兰在这部影片中把重点分散在了反派贝恩、“猫女”赛琳娜和“罗宾”约翰身上,依旧是灭城危机,还是那些个可憎的面目,仍然是惶惶不安的人心,套路大同小异,可是情感饱和度却远远超过观众的负载,泪点笑点的混合出现让人感慨释放的结局就是过瘾。(1905电影网 评)
负面评价
虽然这是三部曲中最具野心的一部,但仍然没有《黑暗骑士》那样令人着迷,情节有时候有些混乱,大反派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并且最后一小时有些过于仓促。(《今日美国》 评)
《黑暗骑士崛起》并不是完美之作,抛开汤姆·哈迪的表演不如《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的绝唱不说,因为高潮戏时侧重于蝙蝠侠与贝恩之间在市政厅里的肉搏,使得影片缺乏如《侠影之谜》的极速行驶在高铁上的生死决战的紧张感,也缺乏《黑暗骑士》里小丑追警车里的哈维·丹特的那一段的紧张,反而接近于普通人的打斗。
相关事件
2012年7月20日凌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一家电影院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共有约50名受害者。当时正值《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首映,首映现场的观众在枪击瞬间甚至都不能分辨是电影中的枪声,还是现实中的枪声。当天,奥巴马下令全美降半旗6天,向枪击案死难者致哀。因为此次突然发生的首映式枪击案,华纳兄弟特地取消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在法国巴黎的首映式。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01:01
目录
概述
剧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