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种是普氏蝎猎龙(S. bustingorryi),只有发现一个化石,但化石几乎完整,只缺少大部分前肢与部分尾巴。
虽然在2008年,相关研究已在网络上公开。
模式标本是在2009年由奥尼拉斯·诺瓦斯(Fernando Novas)等科学家正式命名、叙述。属名意为“蝎子猎人”,因为在化石的挖掘地点,生存着许多
蝎子;种名则是以Manuel Bustingorry为名,化石即是从他的农场挖掘出来。研究人员并建立短吻龙类(Brachyrostra)
演化支,以包含蝎猎龙。蝎猎龙长6.2米、体重1.2吨。
蝎猎龙(Skorpiovenator)的口鼻部背侧和头顶长有两排对称的开孔,与同类皱褶龙(Rugops)口鼻上的开孔非常相似。通过CT扫描,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些开孔与恐龙口鼻部的大量管道系统相连,并与鼻部血管存在联系,因此这些管路或许是神经血管网络遗留下来的痕迹, 也可能和某些现代主龙类动物一样与三叉神经分布有关。同时,CT扫描也在食肉牛龙(Carnotaurus)的头骨上发现了类似的系统。蝎猎龙和食肉牛龙的这种神经血管网络系统有什么作用还不明确,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构造或许是恐龙的散热系统,可以帮助它们冷却头部,也可能是某种用于展示或感知的特殊器官。
蝎猎龙生存于阿根廷内乌肯群的乌因库尔组,距今9700-9300万年前的森诺曼阶。这里发现了巨型鲨齿龙科恐龙马普龙,以及属于疑名的鲨齿龙科恐龙牛猎龙;同为阿贝力龙科的肌肉龙和雷霆龙;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乌因库尔龙、戈里瓦龙和南盗龙(南盗龙可能为戈里瓦龙的同物异名,且二者也有可能属于大盗龙科);鸟翼类的斑盗龙;最大的蜥脚类阿根廷龙,另一种泰坦龙类乔冈龙,以及雷巴齐斯龙科的蜥脚类鹫龙和利迈河龙。乌因库尔组还发现了一具巨大的未命名的巨型鲨齿龙科恐龙化石,编号MMCh-PV 65,即坎帕纳斯的鲨齿龙类,是一具十分完整的骨骼,也是已知最长寿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与其一起发现的还有未命名的雷巴奇斯龙科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