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尾蕉
蝎尾蕉科蝎尾蕉属植物
蝎尾蕉(Heliconia metallica Planch. et Linden ex Hook. f.):蝎尾蕉科蝎尾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260厘米。叶片长圆形,叶面绿色,叶背亮紫色;顶生花序,直立,薄被短柔毛;苞片绿色,开放时突露,花被片红色,顶端绿色,狭圆柱形,果三棱形,灰蓝色,有种子不多于3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5-260厘米。叶片长圆形,长25-110厘米,宽8-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叶面绿色,叶背亮紫色;叶柄长1-40 厘米。
花序顶生,直立,长23-65厘米,花序轴稍呈“之”字形弯曲,薄被短柔毛;苞片4-7枚,绿色,长7-11厘米,花在每一苞片内1-3朵或更多,开放时突露,花被片红色,顶端绿色,狭圆柱形,长5.5厘米,基部4-5毫米处连合呈管状;退化雄蕊宽4-5毫米。果三棱形,灰蓝色,长8-10毫米,内有种子1-3颗。
繁殖方法
蝎尾蕉的繁殖方法有分株法、播种法和组织培养法。
分株法
蝎尾蕉的地下茎蔓延分生能力较强,常规繁殖采用分株法。分株时间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效果最好。操作时,挖出带有地下茎的母株,用利刀将母株的根茎分成几丛种植,一般每丛有2-3株以上成活率较高,种植时,最好剪掉茎上多余的叶片及老叶,保留20-30厘米的茎干,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分株上有新芽时十几天即可长出,原来没有新芽时,当茎干长至30-40厘米时也会重新产生新芽长出。定植前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定植后要充分浇水。成年植株无论盆栽还是地栽,生长多年后,会十分密集、拥挤,影响通风和生长,一般1-2年需分株1次。
播种法
蝎尾蕉可以用种子繁殖。但蝎尾蕉在中国引种栽培时,在自然栽培状态下极少结种子。其原因可能因为蝎尾蕉本身需要人工授粉才能完成交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积温不够。在热带地区,当种子成熟时,采下成熟的种子,晾干后可即播,也可在常温下保持到第二年开春后再播种,但由于其种皮坚硬,发芽率较低。播种可在沙床内或花盆内进行,一般采用沙播。蝎尾蕉的播种法是进行杂交育种、进行新品种的筛选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引种时在国内外进行长距离的运输。
组培法
蝎尾蕉外植体的消毒较难、易褐变,丛生芽增殖的速度也较慢。消毒时先将快要萌动的块茎在0.1%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6小时后在黑色塑料袋中培养出芽,然后将芽切下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到MS+6-BAormg/L+NAAo.smg/L+vitC15omg/L培养基中诱导芽的生长;在MS+6-BA5mg/L+NAAOsmg/L培养基中进行芽的增殖;在MS十BIA2omg/L+NAOAsmg几培养基中生根。试管苗移栽至自然光下炼苗10天,当试管苗长至5-6厘米高时,将其从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入⑴河沙、⑵泥炭:河沙(1:1),⑶珍珠岩:河沙(1:1)种栽培基质中,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1周左右试管苗可恢复生长,种基质上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
栽培技术
光照
蝎尾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叶片的迅速生长和花茎的正常发育,如果阳光不足或遮荫时间过长,植株纤弱,易倒伏,会直接影响花枝的产量和质量。但蝎尾蕉在夏季栽培时不宜强光曝晒,应保持足够的水份火适当的遮荫,如果阳光强烈直射会发生叶片灼伤。蝎尾蕉生长在30%-50%的光照环境下。如果植物在生长阶段遮荫65%,切花产量会减少50%。
在家庭盆栽种植时需要放在阳台或靠近窗台阳光充足的地方。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光照过强,易灼伤叶片,要适当遮荫。在温室或大棚栽培时,如果光照不足,要增加辅助光,辅助光的强度以2500-3000lx为宜。
蝎尾蕉对光的周期不是十分敏感,每天光照12小时效果较好。如果光照16小时,花径的数量反而减少,若光照8小时,虽然开花数量和光照12小时差异不大,但花茎变短,叶片变小,可能是因光照不足,影响其光合作用,营养积累不够。
水分
蝎尾蕉喜潮湿环境,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因为蝎尾蕉植株密生,叶片大,水分蒸发快。蝎尾蕉生长阶段,空气湿度一般保持在60%-80%为好;土壤要保持长期湿润,只要不是长期积水均可良好生长,因此水分一定要充足。园林栽培时可种在水池边保持较大的空气湿度,并通过多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通过喷水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盆栽时,在春至夏季生长旺季,应保持50%左右的空气湿度,除浇水以外,在夏季天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周围及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冬天,由于蝎尾蕉品种多处于休眠期,植株生长减慢,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积水过多时,会造成烂根。
一般说来,蝎尾蕉在栽植后要浇透水一次,使土壤与根系很好地结合以利根系较快恢复生长。但初栽后土壤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烂根,但由于其叶面蒸发失水快,可采用多向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的办法进行解决。
采用温室或大棚栽培时,花期主要在冬春秋,浇水量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温室大棚的温度来定,室温高时多浇水,室温低时少浇水,否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并影响切花的产量和质量。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温室大棚栽培蝎尾蕉时,棚内湿度不宜过大,如果棚内湿度超过70%,容易使蝎尾蕉的花茎、花苞、花瓣染病而发生霉斑。
土壤
蝎尾蕉为大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丛生叶生长旺盛,在南方温暖地区露地栽培时,要求栽培的土壤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粘质沙土较好,如果土壤过于粘重、板结、偏碱或排水不畅,会直接影响根状茎的生长发育和丛生叶的正常生长,使植株不能良好生长,植株矮小、开花不良。最适宜蝎尾蕉生长的土壤pH值为6-7。
施肥
蝎尾蕉栽培管理可较为粗放,但由于丛生叶生长迅速,花茎数量多,营养消耗大,因此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温室、大棚栽培,均需要充足的肥料。一般采用腐熟过的干粪拌过磷酸钙作基肥,每100平方米需用有机肥(包括腐熟的饼肥、鸡粪、猪粪等)800-1000kg,过磷酸钙50-60kg。
栽植后20-25天,为蝎尾蕉根系的恢复生长期,不要施肥,如果施肥过多,会影响根系的恢复生长,严重时会引起烂根。当根茎处有新叶形成时,表明根已恢复生长,可施腐熟的稀释饼肥,一般每半个月施肥一次。在生长旺盛期,每半月追施复合肥一次或喷施一次叶面肥,氮肥不能过多,否则易倒状。5月份有花茎从腋间抽出时应补充磷钾肥3-5次,以提高蝎尾蕉切花的品质,使花色更靓丽。
修剪
蝎尾蕉生长旺盛,丛生叶多,叶片大,开花多,特别是每茎开花后不能再开花,因此,在栽培的过程中,要经常注意修剪。露地栽培冬季开花及棚室栽培春季花后,应剪去残枝老叶,保持通风透光和良好的株形,以利于新叶萌发。同时在蝎尾蕉的生长期和采花期操作要小心,注意不要伤及叶片和折断叶柄,并随时剪除断叶、病叶和枯黄叶。采切花枝时,应从花茎基部切取,以免花茎基部留茬过长,影响透风、美观和新芽的萌发。
主要价值
因其花色大红大紫、花序形似“之”字形蝎尾状而得名“蝎尾蕉”。蝎尾蕉既可作园林景观绿化布置,又可作盆栽观赏,更是上等的鲜切花材料,在热带地区可全年生长、全年开花,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典型热带花卉。
产地生境
原产委内瑞拉。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和太平洋诸岛。中国广东、云南、厦门、北京等地方有引种。蝎尾蕉喜光,在温暖湿润地区的森林道路旁、河边以及可以透过光线的林下生长茂盛。
生长习性
蝎尾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南方湿热地区或大型温室内栽培,生长适温22℃-25℃,15℃以上开始正常生长,高于35℃时生长受抑制;越冬温度大多数种类不低于10℃。
参考资料
蝎尾蕉.中国自然标本馆.
蝎尾蕉属.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蝎尾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繁殖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