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若虫,蜻蜓的幼体,成熟后蜕变为蜻蜓(
不完全变态发育)。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年幼的蜻蜓——称为
幼体,经
不完全变态中的
半变态方式,有时称为
稚虫——是水生动物,和成虫在空中的情形一样,是水中专门的捕食者。功能上无翼的幼体在颜色方面通常是斑驳或黯淡的,与生活环境中的沉淀物或水生植物颜色一样。它们的突出双眼类似成虫,但拥有成虫所无的惊人解剖结构。这称为「面具」,是幼体第三对口器的融合体。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时收在头部和喉部之下。面具尾端是一组牙状的夹子,用来抓住蠕虫、甲壳动物、蝌蚪、小鱼等猎物。不同种类的蜻蜓幼体分别称为趴虫、穴虫、隐虫或夹虫——其身形、代谢、呼吸端视所在的微小生境而定。
幼体从水中或水边的
卵子爬出,而成虫产卵的方式有3种。有些种类把卵产在植物组织中,有些把卵黏附在表水的底层或上方。卵也可能从腹部掉落或被冲至水中。幼体利用直肠内的腮,从水中吸取氧气。腹部把水吸入,再经由肛门压出。水可能以此方式大力排出,产生一种喷射推进的逃生方法。固体废物亦以这种方式排出。随著幼体长大,它把皮蜕掉,未来的翅膀在幼体成长期间约有一半先变为明显。接著,这些翅鞘在随后的蜕皮过程中快速增大。终于,幼体爬出水面(有时在夜间),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留下一张皮(蜕壳),也就是以往身体的外壳。
生活在水流缓慢或静止的自然池塘和湖泊中,以
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
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
摇蚊幼虫、
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
小鱼。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後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所以很少见到其羽化。较小的种类在白天羽化。 刚羽化的成虫体软,生殖系统不成熟,色泽尚未完善。其最初的活动之一为飞离水域。
成虫一般在
池塘或
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对人有害的昆虫,实为益虫。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淡水天然湖,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它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且湖水较浅,水质良好,透明度大,湖底又多为淤泥底质,因而水生高等植物种类繁多,各类水生植物几乎布满湖水生高等植物,适合蜻蜓若虫的成长。因为数量多,所以很久之前当地人就有捕捉和食用蜻蜓若虫的习惯。
蜻蜓若虫是一种产量严格受季节影响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的时尚美食,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口感香酥不腻,酥脆,焦香,松爽。此外从中医角度还具有良好的益精填髓、壮阳补肾、养颜美容、止咳、解毒之功效。
干品蜻蜓若虫,则是指在蜻蜓蛹才有手指尾长,还长得不大,翅膀也还未完全生长出时捕捞的蜻蜓蛹,经过加工而成的干品,此所以择该时捕捞是因为此时正是蜻蜓蛹蛋白质最丰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