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螈
西蒙螈科蜥螈属石炭蜥目动物
蜥螈(seymouria)是产于北美下二叠统上部的一种小型四足类。最早的蜥螈形类出现在石炭纪。蜥螈头骨及牙齿特征与两栖类相似,但又具有很多爬行类的特征。脊椎的神经弧宽大,间椎体退化,肩带中的间锁骨有一个长的中央骨干,肠骨扩张,具有两个荐椎,趾骨排列特征也与早期爬行类相似。由于形态上的这些进步性,故蜥螈被认为是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过渡的中间类型动物。
物种起源
二迭纪前期地层中发现的小四脚动物。身体结构介于爬行类和两栖类之间。头骨与迷齿类型两栖类的楔椎目(Embolotmeri)类似,在高的头骨后部有调节鼓膜的耳突起。组成头骨的各骨也同迷齿类一样,有枕颗一个,在上颌骨表面和下颌骨周边具有迷齿类类型的齿,但是头骨以外的椎骨、肩胛骨、肠骨、上腕骨、指骨等很多类似原始爬行类的特征。
如认为蜥螈是爬行类的直接祖先,其出现的时代又过晚,因此把它看做是与爬行类由共同祖先平行派生出来的。它是属于两栖类还是爬行类,可根据卵的性质和产卵的地方是陆地还是水中来确定,但认为是两栖类的见解更为有力。蜥螈属是因化石产地(美国Texas州Seymour地方的北部)而得名。蜥螈身体上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头后骨骼)却表现出了一系列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像的进步特征。例如,它的脊椎骨的构成和形状、连接前肢与脊柱的肩带中的锁间骨以及肱骨都与爬行动物相似;肠骨比两栖动物的扩大了很多;荐椎骨有两个,与两栖动物只有一个不同。它的踝部虽然还是两栖动物类型的,但是趾骨的排列却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似:大拇指和大脚趾都有两节指(趾)节骨,第二指(趾)有三节指(趾)节骨,第三指(趾)有四节指(趾)节骨,第四指(趾)有五节指(趾)节骨,小指骨有三节指节骨,小脚趾有四节趾节骨。这种指(趾)节骨的排列形式是原始的爬行动物的典型指(趾)式,可以以数字表示为2—3—4—5—3
基本简介
蜥螈生活在距今2亿5000万年的二叠纪,身长约1米,属迷齿类。它的脚趾的骨骼结构、脊椎骨的特征与爬行动物非常像.有人认为它是爬行动物,但它同时具有两栖动物的一些特征——颅骨大而硬,长着有迷宫结构的牙齿,脖子不明显,身体的两侧有侧线管。蜥螈是处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但它不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蜥螈(Seymouria)又称西蒙龙。因采自美国得克萨斯州西蒙(Seymour)城的二叠纪早期地层。是一类结构上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小型(不足2尺长)四足动物。头骨结构很像坚头类,颈特别短,肩带紧贴于头骨之后,脊柱分区不明显,具有迷齿和耳缺等,这些都与古两栖类相似;但头骨具单个枕骨髁,前后肢均为五趾(不似两栖类的前肢为四趾),各趾的骨节数也比两栖类多,腰带与四肢骨均较粗壮,更适于陆地爬行,这些特点又与爬行类相似。不过,蜥螈出现的时间晚于真正的爬行动物,所以不可能是爬行动物的直接祖先。
蜥螈是生活在二叠纪早期的小型四足动物,它所在的地质时代较晚,作为爬行类的祖先就该更早些,但它的结构则可肯定是介于爬行类和两栖类之间的,蜥螈的头骨上还保留有两栖类的特征,例如,有上颞骨和间颞骨,有明显的耳缺,上下颌的边缘有迷齿类的尖锐的牙齿,另一方面,蜥螈的头后骨胳,却具有许多爬行类的特征,例如,脊椎的侧椎体已经增大,间锁骨已经出现一对长柄,两个荐椎,趾骨的排列方式也和爬行动物一样。
蜥螈很象一种叫做石炭蜥的迷齿类两栖动物。例如,它的头骨顶部是完全盖着的,迷齿类头骨的全部骨片都仍然保留着;在上下颌的边缘上也长着迷齿类那样的尖锐牙齿,特别是腭骨上还有一些迷齿类那种典型的大牙齿;而且,它那连接头骨与颈椎的枕髁也像石炭蜥一样只有一个。
物种特征
爬行动物特征
蜥螈身体上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头后骨骼)却表现出了一系列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像的进步特征。例如,它的脊椎骨的构成和形状、连接前肢与脊柱的肩带中的锁间骨以及肱骨都与爬行动物相似;肠骨比两栖动物的扩大了很多;荐椎骨有两个,与两栖动物只有一个不同。它的踝部虽然还是两栖动物类型的,但是趾骨的排列却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似:大拇指和大脚趾都有两节指(趾)节骨,第二指(趾)有三节指(趾)节骨,第三指(趾)有四节指(趾)节骨,第四指(趾)有五节指(趾)节骨,小指骨有三节指节骨,小脚趾有四节趾节骨。这种指(趾)节骨的排列形式是原始的爬行动物的典型指(趾)式,可以以数字表示为2—3—4—5—3。
那么,蜥螈究竟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呢?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显然取决于蜥螈是像现代爬行动物那样在陆地上产羊膜卵还是像现代两栖动物那样回到水中去产卵。遗憾的是,古生物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线索。但是,古生物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蜥螈作过详细的研究,发现许多化石材料显示蜥螈有两性二态的特征——一些个体的尾椎骨下面突出的第一个脉弓距离腰带后方甚远,而另外一些个体的相应脉弓则距离腰带后方较近。据此推测,那些脉弓与腰带后缘距离远的个体表明脉弓与腰带后缘之间肯定存在一个相当大的裂口,这样的个体代表雌性,大的裂口正体现了对于大的羊膜卵通过泄殖腔通道的适应。如果把这种推测联系着头后骨骼的种种爬行动物特征来分析,蜥螈就应该属于爬行动物无疑。
新注:百科另一词条“石炭螈目”目前版本中提及蜥螈的蝌蚪态被发现,因此证实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特征
但是,从头骨与牙齿的特征来看,确实又不能把蜥螈与两栖动物完全割离开来。而且,一些与蜥螈相近似的属还保留了一些更加明显的两栖动物特征,例如,欧洲发现的圆盘蜥的幼体依然用鳃呼吸。
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证据说明了动物进化的真谛。即使是一个物种的进化,也并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一致地发展的。一种动物可能在一些特征上是进步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特征上却是原始的,这种情况被称为“镶嵌进化”。蜥螈的这种镶嵌进化特点正表明了它们是介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的奇妙的中间类型。因此,更有把握地推测,爬行动物起源于蜥螈或是类似于蜥螈那样的两栖动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19:01
目录
概述
物种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