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猴科
灵长目下的一科
蜘蛛猴科是悬猴科中的特殊成员之一,也是猿猴类中最有趣的一种动物。悬猴科动物有一根卷曲的尾巴,这根尾巴既有平衡身体的作用,又有抓曳食物、悬吊躯体的功能。主要种类有夜猴、吼猴、卷尾猴和蜘蛛猴科等。其中又以蜘蛛猴科的尾巴最为奇妙。
简介
蜘蛛猴科(学名Atelidae),是新世界猴的一。以前被归入卷尾猴科。蜘蛛猴科的猴体型较大,包括吼猴蜘蛛猴绒毛猴等。
蜘蛛猴科的猴子手指和脚趾上有长长的指甲,帮助它们灵活地攀爬树木。
蜘蛛猴科以坚果、浆果和昆虫为食。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Gray, 1825
吼猴属 (Alouatta)
蛛猴属 (Ateles)
绒毛蛛猴属 (Brachyteles)
绒毛猴属 (Lagothrix)
黄尾绒毛猴属 (Oreonax)
身体形态
蜘蛛猴科不仅身体又瘦又小,四肢又细又长,头部又小又圆,而且尾巴特别细长。它的尾巴长达80厘米,向乎超过身长10多厘米。尾巴尖端部分近二十厘米毛稀少,腹面甚至裸露,上面有一道道的皱纹,就像胶鞋上的花纹一样。但是这条尾巴异常敏感,缠绕抓曳能力特别强。它不仅能协助攀缘,而且能紧紧地缠绕在树枝上,像挂灯笼似的把身体悬吊空中。在休息的时候,它也常常倒挂着睡觉,即使睡熟了,尾巴也不会脱落。蜘蛛独的尾巴可以像手一样灵活地采摘和恰取食物
蜘蛛猴科的第五只“手”还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尾巴里除了一般的血管以外,还有一条直接连结动脉管的中静脉。在天气炎热时,尾巴就成一个散热器,就像狗利用舌头散热一样。当天气转凉,动脉血可以不通过小血管直接回到体内。蜘蛛猴科是靠它的尾巴来调节体温的。
蜘蛛猴科是最善于树栖的一种小动物。蜘蛛猴科科应用了亚洲长臂猴最善用的“臂行法”,从一株树过渡到另树上,跳过宽度达30英尺以上的惊人距离。
蜘蛛猴科的毛相一般以黑色最多,但是也是褐色、灰色的。毛粗略似羊毛。特别是它的形体和在树上爬的动作,酷似一只蜘蛛,故名蜘蛛猴科。
蜘蛛猴科的家族很旺盛。据不完统计,仅居在南美热带森林中的蜘蛛猴科就有十多种。其中除模式种驳蛛猴以外,它还有不同小异的“兄弟们”,如褐蛛猴、赤面蛛猴、黑面蛛等等。它们广布于中、南美洲。其中只有毛蜘蛛猴科产在巴西。这种猴以特有的、浓密的长毛与其它的蜘蛛猴科相区别。
生存环境
蜘蛛猴科虽然善于树栖生活,敏捷而又好动,但是它们怕冷和怯弱习性,给自己的安全带来了不利因素。因为它们怕冷,所以只能生存在热带森林中。
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因为它们的身体和四肢都很细长,在树上活动时,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故得此名。蜘蛛猴科的头又圆又小,尾巴比身体还长,毛多且密,没有拇指,能直立行走。它们在树上活动时用细长的四肢纵跃或爬行,还能用长尾巴缠绕在树枝上荡来荡去。蜘蛛猴科睡觉时聚在一起,每群可达百只,白天便散开各自觅食。它们胆子很小,大部分时间呆在树林里,遇到天敌时发出狗一样的狂叫,并不断地投掷树枝和粪便,以赶走入侵者。
蜘蛛猴亚科
蜘蛛猴亚科包括蜘蛛猴Ateles、绒毛猴(兔猴)Lagothrix、绒毛蜘蛛猴Brachyteles和吼猴Alouatta,其中吼猴有时也但列为吼猴亚科Alouattinae。蜘蛛猴亚科是新大陆猴中体型最大,分布最广的成员,不少种类体重科接近10公斤,而分布从墨西哥南部一直到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一带。蜘蛛猴和吼猴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可见于南北各地。绒毛猴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的海岸热带雨林中,比较罕见,容易北部杀。绒毛蜘蛛猴最为罕见,仅Brachyteles arachnoides一种,又称毵蛛猴,仅分布于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中,由于这一地区是南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环境破坏严重,绒毛蜘蛛猴和分布于同一地区的绒均属于最濒危的灵长类。绒毛蜘蛛猴现存仅剩7群,共百余只,生活在残存的小片森林中,处于灭绝的边缘。蜘蛛猴亚科成员均有缠绕性极强的尾,也是灵长目中仅有的尾部具有完全缠绕性的成员,其中蜘蛛猴尾巴的缠绕性最为突出,可以说相当于第五只手。蜘蛛猴亚科成员基本上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其中吼猴是新大陆猴中食叶性最强的成员,不过尚不具备旧大陆的叶猴那样高度适应食叶的消化能力。
参考资料
蜘蛛猴科.中国动物科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3:44
目录
概述
简介
科学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