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2
美国2004年托比·马奎尔主演的电影
《蜘蛛侠2》是2004年6月30日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类电影。该片是2002年电影《蜘蛛侠》的续集,改编自漫威同名漫画,由山姆·雷米执导,阿尔文·萨金特编剧,托比·马奎尔克里斯汀·邓斯特詹姆斯·弗兰科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罗斯玛丽·哈里斯唐娜·墨菲主演。
剧情简介
第一集大战绿妖后,性情温和的彼得·帕克(托比·马奎尔饰)强忍心痛拒绝了他今生惟一的至爱玛丽·简·沃森(克里斯汀·邓斯特饰),决定用自己瘦弱的双臂肩负起作为“蜘蛛侠”的责任。两年来,彼得一直忙于应付接踵而来的新挑战。首先,他要学会将超能力使用得收放自如;其次,还得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双重身份,在超级英雄蜘蛛侠和平凡大学生的生活中努力保持平衡。但是双面人的生活十分痛苦,他对玛丽·简的爱火愈燃愈烈,可蜘蛛侠的身份又让他不得不隐匿真情。与此同时,玛丽就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演员梦,而且,她的生命中又出现了另一个值得爱的男人——彼得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应该放弃秘密身份去大胆表达自己的爱。另外,彼得的好友哈里·奥斯本(詹姆斯·弗兰科饰)在杀父之仇的驱使下,处处与蜘蛛侠为敌,两个人的关系也因此时刻笼罩在不安中;连一向对他爱护有加的婶婶(罗斯玛丽·哈里斯饰)也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就在彼得疲于奔命的时候,他又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章鱼博士(阿尔弗雷德·莫里纳饰),于是彼得学会了命运的意义在于接受而不是逃避,他必须拼尽全力去阻止这个疯子的邪恶计划。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穿帮镜头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2年夏季上映的《蜘蛛侠》在全球票房约为8亿美元,成为美国影史上票房名列第五的优秀作品。《蜘蛛侠》基于1962年《惊奇漫画》杂志上刊登的由斯蒂夫·迪克绘图、斯坦·李编撰的漫画《蜘蛛侠》改编而成。
《蜘蛛侠》的续集是势在必行的,山姆·雷米感到延续铁杆粉丝执着热情的责任。《惊奇漫画》的艺术家们不断的打造出精彩的故事情节,所以做出选择现身银幕并非难事。如果说首部《蜘蛛侠》是以忠于原著为原则,那么在续集中,革新就是主创人员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制片人艾瑞·艾拉德则希望在续集中原班人马能够再度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由托比·马奎尔重新担纲。
拍摄过程
纽约市区
影片于2003年4月12日在纽约开拍,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和皇后区拍摄了将近3周。片中出现了更多真实的建筑和街道,技术发展让视效设计师和美工设计师能够更好的将真实建筑和CG建筑结合在一起。
即使是在纽约城实地取景,导演雷米仍然不满于现状,他希望在呈现纽约都市风貌的同时,再衍生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美工设计师尼尔·斯匹萨克应雷米的要求重新调制出一种色调,渲染了整个城市,使得纽约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纽约了,但也不是幻想中的世界,斯匹萨克集中并浓缩了纽约市的整体感觉,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会觉得那里就应该是蜘蛛侠居住的世界。
首部《蜘蛛侠》中,在纽约高楼大厦之间的疾速跳跃是最惊险的画面之一。续集中剧组最大限度的使用了“Spydercam”摄影装置,他们在高楼楼顶悬吊一条缆绳,特制的摄影机就固定在缆绳上,并借由遥控器来控制摄影机的俯冲与急升,以完美捕捉到蜘蛛侠在高空中敏捷弹跳的惊险画面。
人造码头
完成在纽约的拍摄后,剧组返回洛衫矶索尼公司的摄影棚拍摄。其中最浩大的工程就是章鱼博士的码头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摄影棚中耗费了15周才建造完成。这个布景的空间大约有60英尺宽、120英尺长、40英尺高,以一个大水槽作为基本建筑,后期还运用CG、微缩技术等电影科技加以修饰。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为码头加上纽约城的背景,而为了让码头体现出更真实的效果,水槽的底部还隐藏着一台造浪机。
特效与道具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除了要演绎好章鱼博士之外,还要学会和四个机械触角相处。章鱼博士的触角精巧细致,然而这也意味着莫里纳不得不为此调整他作为章鱼博士的所有动作和姿势。
莫里纳、雷米以及Edge FX软件公司的木偶操纵师和设计师一起排练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研究出来机械触角复杂的运动轨迹。
章鱼博士触角的重量在75磅到100磅之间,视剧情要求而定。这些触角都是多关节的,当完全伸长时,可以达到13英尺。每只触角都由76个零件组成。触角的主要关节都是手工完成的,同时还需要手工着色。如果把所有的触角首尾相接,会超过20层楼的高度。
制作发行
首映时间
相关公司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蜘蛛侠2》的成功在于逼真而富于想像力的视觉效果,但更取决于对蜘蛛侠作为一个小人物所饱尝卑微、辛酸和甜蜜的描写。
与大部分续集电影一样,“老革命碰到新问题”是《蜘蛛侠2》制造戏剧冲突并借以营造动作场面的主要手段。但《蜘蛛侠2》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它使用了比正邪大战更多的篇幅描述主人公“是否要做一个英雄”的内心斗争。对于主要依靠特效场面吸引观众的漫画改编电影来说,这是冒险。《蜘蛛侠2》能够成功,一则因为它将蜘蛛侠的这种挣扎描写得既有人情味又有趣,二则因为这些心理挣扎其实暗合了影片的成长主题,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容易获得共鸣,三则影片把这部分内容和正邪大战做了有机结合,使得整部电影的剧情发展十分流畅。
续集不遗余力地展示蜘蛛侠的苦恼,超能力不仅没能让幸福变得唾手可得,反而变成负担:因为要做英雄,没有精力完成学业;因为要做英雄,害怕连累喜欢的女孩儿而不敢表白;因为要做英雄,被最好的朋友误解等等,对于看惯了那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超能力英雄的观众来说,这一设计能给他们带来比特效场面更为新鲜的感受。
以前的超能力英雄的内心煎熬多来自于如何不受控于超能力,做出危害人类的事情。内心世界稍显复杂的蝙蝠侠的性格分裂,依然是弗洛伊德童年阴影的老生常谈。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这个人物依然没有从神坛上走下来,连他的痛苦都显得那么高不可攀。现在蜘蛛侠来了,观众们看着这个倒霉蛋,被老师训斥,被女友抛弃,就算去送比萨也还是要迟到,最后被炒鱿鱼。观众怎么能不带着巨大优越感,随着那些刻意取悦于人的小噱头,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呢。
老实说,影片对蜘蛛侠“小人物的失意”的设计多少有蓄意之处,所谓“深刻的人性洞察”无非是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这么简单。本质上《蜘蛛侠2》还是一个依靠原著漫画的影响力和特技效果吸引观众的暑期电影。它的了不起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在特技、场面和人性描写之间平衡的可能的方法,这在《蜘蛛侠2》之前,向来被视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过也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要取得他们的认同,需要电影创作者在观众的心理诉求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动,这种改动不必是革命性的,甚至不必是创新性的,只要是合时宜的。比如《蜘蛛侠2》,不过就是后现代社会里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一次非常有限的颠覆而已。(《京华时报》评)
在《蜘蛛侠2》中,香港动作指导林迪安出色的动作指导,使得“蜘蛛侠”托比·麦奎尔在演绎“成长的烦恼”时水到渠成。影片的主旨是一个人必须面对的抉择,它以主人公彼得内心的挣扎,让人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在林迪安的动作指导下,蜘蛛侠吊钢丝上天入地,与“章鱼博士”打斗的众多场景都烙上了中国功夫的影子。
片中,蜘蛛侠的招牌动作——上蹿下跳、飞来荡去地在摩天大厦间穿梭,比《蜘蛛侠》第一部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动作形态更为优美,也保持了更多的真实感。片中首次展示的最新穿梭神功——在狭小空间内的飞速潜行,既要躲避急速驶过的大卡车,从货车头和车厢的空当处掠过;又要紧贴地面疾速飞驰,在飞驰的车流中穿梭,场面异常紧张,动感十足。而灵敏快捷一直是中国功夫的要义。
和《黑客帝国》不同,《蜘蛛侠2》中蜘蛛侠的动作除了酷,还有更多的灵活和幽默感,这也正是香港谐趣动作电影的典型模式。虽然成龙、李连杰等中国动作演员渐显颓态,但以袁和平、林迪安等为首的动作指导却已屹立在好莱坞的中心,“中国功夫+西方特技”成了好莱坞动作片抓人眼球的必杀绝技,成为西方电影产业流水线上的一种基本模式。(《京华时报》评)
参考资料
蜘蛛侠2 (2004).1905电影网.
Spider-Man 2.boxofficemojo.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2:33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