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蜀(拼音:shǔ)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有大眼睛的虫子,本义指蛾蝶类的幼虫,这个意思后来写作“蠋(zhú)”。蜀又是古部族名,后作古国名。
文字溯源
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蜀”字是一条有大眼睛、蠕动如蚕的肉虫子(图1):上部是它眼睛突出的头,下部是其盘曲的身子。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虫,比如几种天蛾的幼虫,不过那双“大眼”其实是拟态的眼斑。这种虫子是指所有蛾、蝶类的幼虫,即野蚕。也就是说,“蜀”字的本义就是这种“野蚕”。
发展至周代(图2-4),“蜀”字上部表示“蚕头”的部分完全变成了一只眼睛的样子,下部原本蜷曲的身子也被拉直了。整个字形已很难表达出本义,于是人们又在其下加了一个代表虫子的“(huǐ)”。像虫身一笔的上端或有饰笔,或无饰笔。另战国文字还有一特殊写法,如图6,上部还是“目”,下部是“虫(huǐ)”,省略了“蜀”原有的身体。秦代小篆阶段的“蜀”字,脱胎于其金文字形:上面的眼睛变成了横置的“目”字,下面代表“虫”的部分也进一步线条化了。历经汉代的隶变与楷化,“蜀”字逐渐笔画化,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蜀”字在甲骨文中用为地名,但这个地名并不是四川。根据胡厚宣、顾颉刚等先生的考证,这个“蜀”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地方,大约是山东西南泰安到汶上一带。这里古属兖州。中国古代有一个民族居住在现在四川的西部,这个民族最早的一名首领叫“蚕丛”,称为“蜀王”。约在公元前316年,古蜀国归并于秦,秦朝就在其属地四川设立了“蜀郡”。三国时代,刘备在成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或“蜀汉”。所以后世一直以“蜀”代表四川。
详细字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部】市玉切(shǔ)
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
说文解字注
“葵中蚕也”注: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诗》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为长。《毛传》曰:蜎蜎,蠋皃。蠋,桑虫也。传言虫,许言蚕者,蜀似蚕也。《淮南子》曰:蚕与蜀相类,而爱僧异也。桑中蠹卽蝤蛴。
“从虫,上目象蜀头形”注:谓勹。
“中象其身蜎蜎”注:市玉切。三部。
“《诗》曰:‘蜎蜎者蜀。’”注:《豳风》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广韵
市玉切,入烛常 ‖蜀声屋部(shǔ)
蜀,巴蜀。《说文》曰:“葵中虫也。”《淮南子》云:“蚕与蜀相类而爱憎异也。”亦作蠋。市玉切。十二。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蜀;部外笔画:7
《唐韵》市玉切。《集韵》殊玉切,竝音属。
《说文》:葵中蚕也。《淮南子·说林训》:蚕与蜀状相锖,而爱憎异也。《诗·豳风》:蜎蜎者蠋。本作蜀。详蠋字注。
又兽名。《山海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孙。
又《韵会》:鸡大者谓之蜀鸡。
又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即益州地。
又《尔雅·释山》:独者,蜀。疏:山之孤独者名蜀。
又《字汇补》:祠器也。《管子·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旣脩。
又同睽,见《归藏易》。杨慎曰:蠲字从蜀为声,音圭,则蜀固有圭音矣。
考证:“《尔雅·释山》:‘独山,蜀。’”谨照原文独山改独者。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罒”形体扁,框内右竖在竖中线。❷“勹”从上、右包围“虫”,底部“勹”低“虫”高。❸“勹”,首笔撇的撇尖抵横中线,㇆(横折钩)从左上格起笔,右行折向右下格钩出。❹“虫”,居左下格;扁“口”顶部在横中线下侧,竖段在竖中线,末笔点在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1 11:05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