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嗡是南阳市的戏曲小剧种。起源于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蛤蟆嗡”的音乐分为唱腔和弦乐曲牌两大部分,属于套曲体,根据唱词的格式和不同的情节套曲演唱。
内容简介
主要曲调有“恋花”“阳高”“阴丝”“花鼓”“纽丝”等。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只有两把
胡琴和一把
四胡;武场有大、小板鼓、铙钹、小
云锣、小钹等。
蛤蟆嗡是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民间小戏。它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
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的主奏弓弦乐器“二胡头” (或称“胡子”)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小过门中(so、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群众称为“蛤蟆嗡”。
蛤蟆嗡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俱全。传统剧目可连演五天不重样。主要剧目有《王定保借当》、《跑沙滩》、《蓝桥会》、《赶三关》、《鸿雁传书》、《夜宿花亭》、《王子龙掉印》《掉盒印》、《马前泼水》、.《老少换》、《宋江杀惜》、《柜中缘》、《梁祝下山》、《劝嫁》、《王少安赶船》、《卖油郎》、《李三娘打水》(《井台会》)、《宇宙锋》及连台本戏《刘公案》等30余个。
蛤蟆嗡的乐队由文场和武场两部分组成。文场主奏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木挖筒的一种特制板胡。此外还有二胡、笛、笙、三弦等。武场所使用的乐器有板鼓、锣、钹、手锣、堂鼓等。
文场中的伴奏曲牌多为民间乐曲及吸收其他剧种的曲牌逐步演变而成。常用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放风筝等,多在生旦戏中小姐上场,收拾桌椅或跑圆场时使用,亦可用在剧目开始时或在唱腔中作为压板音乐。
武场使用的锣鼓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各种板式唱腔之前的“开头”,如慢板开头、二板开头、流水板开头、娃娃腔开头等;另一类是配合演员表演和身段的锣鼓经,如并三锣、紧急风、四击头、 回头、垛头等。
蛤蟆嗡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 [二板]、[流水]以及[娃娃腔][发腔迷子]等。[慢板]为一板三眼(4/4节拍), [二板]、[流水]、[娃娃腔]为一板一眼(2/4节拍),[发腔迷子]和[闷场]则属无板无眼自由节拍的唱腔。蛤蟆嗡的唱腔起句多从so (5)音上起(也有从re或do音上起的),而下句落音基本上是落在do(1)音上,属宫调式。
蛤蟆嗡的唱词以七字句的上下对偶句为主,也有十字句的,间或有八字、九字等字数不等的长短句。此外,还经常加用衬字,如“那个”、“呀”等。所使用的语言为冠县地方方言,在四声调值方面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话四声的“妈、麻、马、骂”,冠县方言则读为“马、妈、骂、麻”。
主要特征
1、伴随民俗活动生产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2、它的音乐,既有蒲剧的慷慨激昂,又有眉户禹都调的委婉动听,既有南方花鼓戏的韵味,又有祁家河地方色彩,既有淅川县戏剧的演唱风格,又有外地戏剧的直接纳入。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源性特征。
3、既有淅川县乐曲,又有外来乐曲。长期并存、协调发展,因而形成了淅川县和外来乐曲的共存性特征。
4、“蛤蟆嗡”剧种由于乐器制作的独特,不论文场的胡琴,还是武场的打击乐器,再加上悠扬缠绵、委婉动听的唱腔,都是有蛤蟆鸣叫的嗡嗡之声,形成了它独特的韵味的稀有性特征。
“蛤蟆嗡”小剧种分布于夏县
祁家河乡西山头村、东庄、西庄一带。祁家河乡系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东、中条山麓的一个山区乡镇,距县城一百五十余里,东与垣曲接壤,西与平陆交界,北邻本县泗交镇,南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西山头村位于乡政府以西八华里处,半山腰中的石板山坡上,全村一百二十余户,六百多口人。全村多数姓杨,仅十数家外姓人,皆是外地迁居至此,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公元1821年—1850年(清朝道光年间),西山头村的煤窑比比皆是,陶瓷业日益发展。因此吸引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等一些省市的商人,他们赶着毛驴,来往不绝,终年不断。逢年过节,这些小商贩和村里年青人总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热闹非凡,有唱“恋花”调;有唱“阳高”调;有唱“阴丝”调;有唱“二黄”调;有唱“花鼓”调;有唱“纽丝”调;真可谓南北汇杂,东西结合。这些南腔北调融合在一起,加上当地的语言习俗特点,逐步形成了悠扬缠绵、委婉动听,具有独特风格的“蛤蟆嗡”小剧种。
具有上述特征的“蛤蟆嗡”剧种,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社火热闹中,都少不了邀请蛤蟆嗡小戏的参与演出,给人们生活带来无穷的欢乐。挖掘、抢救和保护这个小剧种,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历史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当地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