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科(学名:Gryllidae)是昆虫纲直翅目下的一科,截止2024年12月,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所示,该科共有252属2020种105亚种;中国共有13属37种。蟋蟀多为中小型昆虫,少数种类较大,颜色从黄褐到黑褐不等,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具咀嚼式口器。部分种类的大颚发达,擅长咬斗。它们的脚有三节,后足善于跳跃,前足胫节有听器。产卵器外露,形状像针或矛。雄性和雌性腹部末端各有一对尾毛,雄性腹端还有1对短腹刺。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通过前翅左右摩擦发声。
形态特征
蟋蟀大多是中小型昆虫,少数种类较大,颜色从黄褐色到黑褐色不等。它们的头部圆润,胸部宽阔,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些蟋蟀的大颚非常发达,咬合力强,适合斗争。每只脚的跗节有三节,前足和中足相似且同样长,后足发达,擅长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比内侧大。蟋蟀的产卵器外露,形状像针或矛,由两对管瓣组成。雄性和雌性蟋蟀的腹部末端各有一对尾毛,雄性蟋蟀还有一对短杆状的腹刺。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雄性蟋蟀通过举起前翅,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声音。
栖息环境
蟋蟀几乎生活在所有陆地栖息地,包括树梢到地下几米深的地方。不同亚科的蟋蟀栖息在各种环境中,例如树蟋蟀亚科(Oecanthinae)、钲蟋亚科(Mogoplistinae)、蛄蟋亚科(Eneopterinae)、Podoscirtinae、蛣蛉亚科(Trigonidiinae)的成员生活在或接近树梢、灌木、草丛和其他草本植物中;针蟋亚科(Nemobiinae)和蟋蟀亚科(Gryllinae)的成员生活在土壤表面;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和五距蟋亚科(Pentacentrinae)生活在洞穴中;Gryllotalpinae和巨蟋亚科(Brachytrupinae)生活在浅或深的洞穴中。还有一些蟋蟀在原木或立着的树木中挖掘洞穴,例如Pteroplistinae。某些生活在海滩的蛣蛉亚科物种能够在水面上跑跳自如。
分布范围
蟋蟀呈世界性分布,几乎遍布地球上约从北纬和南纬55°开始的针叶林植被区域之间的地方。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蟋蟀是杂食性动物,当它们无法获得食物时,会吃各种有机物质。有些蟋蟀是完全的植食性动物,吃花、果实和叶子,而生活在地面的种类则吃幼苗、草和嫩芽。还有一些蟋蟀更倾向于捕食,它们会吃无脊椎动物的卵、幼虫、蛹以及一些小昆虫。
沟通交流
大多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两块特殊纹理的身体部位来发出响亮的鸣叫声。发声器官位于前翅(或称为覆翅)上,这部分质地较坚韧。每个覆翅的中央有一条大静脉,边缘有梳齿状的锯齿,形成类似锉刀的结构,而覆翅后缘有一个刮擦器。覆翅以一定角度与身体保持,通过有节奏地升降,使得一侧翅膀上的刮擦器在另一侧翅膀上的锉状结构上摩擦发声。覆翅的中央部分包含一个称为“竖琴”的区域,这是一块厚实、硬化的膜,能够共鸣并放大声音的音量,覆翅与身体壁之间的空气也有助于放大声音。大多数雌性蟋蟀缺乏发声所需的结构,所以不会发声。
一些蟋蟀种类有多种鸣叫声。呼唤鸣叫用于吸引雌性并驱赶其他雄性,声音相当响亮。求偶鸣叫在雌性蟋蟀靠近时使用,用来鼓励雌性与其交配。成功交配后会发出短暂的胜利鸣叫,可能有助于强化交配关系,促使雌性产卵而不是寻找其他雄性。当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检测到另一只雄性蟋蟀的存在时,会触发攻击性鸣叫。
蟋蟀的鸣叫频率因种类和环境温度而异。大多数种类在较高温度下鸣叫频率更高。这种温度和鸣叫频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多尔贝尔定律。根据该定律,通过数雪白树蟋(Oecanthus fultoni)在14秒内的鸣叫次数,然后加上40,可以大致估算出华氏温度。
争斗行为
雄性蟋蟀通过攻击行为来建立彼此的支配地位。它们首先用触角相互鞭打,并张开大颚。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一方退缩,它们会进一步扭打,同时发出与其他情况下不同的鸣叫声。当一方取得支配地位时,它会大声鸣叫,而失败者则保持沉默。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雌性蟋蟀通常被雄性的鸣叫声吸引,尽管在不发声的种类中,可能存在其他机制。雄雌蟋蟀触角接触后,可能会有一段求偶期,此时鸣叫声的特征会发生变化。雌性爬到雄性身上,雄性将一个精荚转移到雌性的外生殖器上。精子从精荚流入雌性的输卵管,时间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取决于种类。交配后,雌性可能会移除或吃掉精荚;雄性会试图通过各种仪式化的行为来阻止这种情况。雌性可能会多次与不同的雄性交配。
大多数蟋蟀将卵产在土壤中或植物茎内,为此,雌性蟋蟀有一个长针状或军刀状的产卵器。一些生活在地下的种类没有这个器官,而是将卵产在地下的一个腔室中,或将卵推入洞壁。
生长特性
蟋蟀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成虫阶段,属不完全变态。以斗蟋(Scapsipedus mikado)为例:
卵
9月,由蟋蟀三尾产的卵陆续播撒在湿润的土壤中,经过整个冬季的休眠后,到春季,当气温逐渐回升到白天25℃、夜晚18℃左右时,幼虫就会孵化出来。在山东兖州、宁阳等地,正常年份大部分幼虫会在5月4日至5月20日之间孵化。
若虫
刚孵化的幼虫是白色的,看起来像小蚂蚁,稍微长大一点后身体会变成灰色。一周左右时,幼虫会蜕皮一次,这时被称为一龄虫。到了6月份,幼虫体长约8毫米,已经是三龄了。斗蟋的幼虫在五龄以后发育逐渐完善,可以分辨出雌雄,雄性的头顶会出现斗丝,雌性幼虫的产卵管也会突显出来,体色变得明显,有黑、青、紫、红、黄等颜色。
成虫
7月是斗蟋幼虫的主要发育时期,大多数幼虫已经蜕皮6次,并且长出了翅膀。黄色和紫色的早熟品种开始蜕变,三尾的比例似乎较多。8月初,越来越多的若虫开始蜕变,8月5日至15日是蜕变高峰期,也是健壮的斗蟋出现的时候。到8月20日,大部分斗蟋已经成为成虫,之后蜕变的幼虫数量减少且体型较小,不再具有竞争力。
下级分类
截止2024年,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所示,该科共有252属2020种105亚种;中国共有13属37种。下表列举了该科中的几属: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截止到2024年12月,该科动物共有77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具体数量见下表。
物种现状
蟋蟀科的物种种数虽多,但其大部分物种均处于无危状态,大约仅有14.3%的物种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主要威胁
蟋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扩张、气候变化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例如,Phalangacris phaloricephala的栖息地大部分已经被农业和商业开发所占用;Gryllapterus tomentosus的栖息地因外来植物(尤其是肉桂树)的入侵而逐渐恶化;而Seychellesia longicercata的栖息地则因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减少。
保护措施
Phalangacris phaloricephala存在于Cousin和Aride特别保护区;Seychellesia longicercata分布在莫恩塞舌尔、席卢埃特和普拉兰国家公园。
主要价值
饲料价值
双斑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的水分含量为71.0%,其干重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58.60%、28.90%、7.23%和4.93%,这些含量远高于其他昆虫的粗蛋白含量。此外,双斑蟋蟀还含有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钙和高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一种新型优质昆虫蛋白源。研究表明,用蟋粉替代饲料中75%和100%的鱼粉可以改善非洲鲶幼鱼的生长性能。
药用价值
蟋蟀还可制成药材,味辛、咸、性温,小毒,归膀胱、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的疗效,主治癫团、水肿、腹水及小儿遗尿等疾病。
相关文化
蟋蟀在一些国家被当作宠物饲养,并被认为能带来好运。在中国,人们有时会把蟋蟀养在笼子或特制的中空葫芦中,这些葫芦通常被雕刻成新颖的形状。日本人也有数千年的养蟋蟀历史,这一习俗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蟋蟀在日本一些宠物店仍有出售。在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伊比利亚半岛,养蟋蟀作为笼中宠物也很常见。斗蟋蟀是一项传统的中国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唐朝。最初是皇帝的娱乐,后来在平民中也流行起来。